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 新年相声大会郭德纲于谦专场专题 >正文

天桥下相声回归剧场 乐昏了观众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15:15 华夏网

  现在都说相声不景气。但郭德纲说,这不叫相声不景气,不景气的都是那些伪相声、伪相声演员。他的德云社打出了旗号:相声回归剧场,并一直坚持在天桥下的老式茶馆里进行现场演出。

  现场:观众乐得昏了过去

  “吁——”在“天桥乐”茶馆听相声的人群中,时起时伏地发出这样的声音,台上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正在卖力地“抖包袱”。

  常来这里的老相声迷会告诉你,在鼓掌已经不足以舒散兴奋心情的情形下,这“吁”声是观众对表演的另一种赞赏。

  这样气氛热烈的相声演出,在天桥的这个老式茶馆里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下午两点开始的演出,1点半的时候有150个座位的场地就已经客满。等到两点演出进行时,几十个加座也卖完了,还有20来人是站着看完两个半小时的相声的。

  茶馆的观众席是旧戏园子的摆设方式,音响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条件肯定远比不上那些大剧场。但是,看看观众的雀跃欢呼就知道,这并不重要。每一个段子几乎都会赢得频频的哄笑和鼓掌,哪怕年轻演员偶尔出错,也会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地方,会有如此之多的人这样忘情地开怀大笑。就是在这个地方,一个“包袱”之后,有观众笑得抽风昏倒,不得不紧急抢救。在这里,相声不景气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背景:电视让相声不景气

  而相声的没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我们有多久没有听过相声了呢?在广播时代,相声还几乎是娱乐业的霸主,随后逐渐普及的电视,也让一批相声明星大红大紫。然而蜜月很快结束了,在综艺节目、MTV、VCD等“新势力”一波波的冲击下,相声开始黯然失色。曾经的相声明星们在新偶像面前败下阵来,他们失去了让人笑的能力,有的相声甚至被讥讽为“挠痒痒”相声。著名相声演员纷纷转业,姜昆搞网站,牛群当县长,冯巩拍电影,唐爱国、赵宝乐改当主持人了。

  对于相声走下坡路的说法,郭德纲强调:“演员的素质是最主要的。不景气就是演员不行。”他表示,相声是一个需要七八年童子功的曲艺行当,而目前相声界的演员成长模式已经不同,因此也会导致相声水平总体下降。

  电视近20年的兴起虽然为相声推广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也助长了一些演员“偷懒”的心态——由于有电视制作手段撑腰,“两个傻子去演,也可能显得现场效果不错。”不需要努力,却因为电视极广的传播面很容易获得一夜成名的机会,造就了许多人成名成家。

  而长期面对这样制造出来的相声,观众的厌弃可想而知,“昨天还卖葱呢,今天一上电视成艺术家了。”

  相声回归剧场,就是在这种局面下郭德纲对“不伦不类”的相声的宣战。

  现状:回归剧场才有前途

  在接受采访时,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表示,相声界其实“太弱小”,难以承担它的“喜剧天命”。但他并不认可“相声不景气”的说法。他认为在文艺界,相声占据一个很理想的位置,每年的春节晚会仍把“相声、小品、歌唱”当做三大支柱。所谓“不景气”主要是指从业者不敬业、不创新、不奋发造成的。他认为相声目前已经走出低谷,正处于一个“冷却期”。

  从1996年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迈出回归剧场的第一步以来,在北京和天津陆续出现了类似的相声表演形式。

  相声前辈马三立的弟子尹笑声领衔的天津众友相声团,主要由60来岁的老先生们担纲,同样主要演出传统相声。而在北京的周末相声俱乐部则具有相当的官方性质,靠大腕撑场子,知名演员李金斗就是周末相声俱乐部主席。

  59岁的王文林是相声前辈刘宝瑞的弟子,在他看来,“天桥乐”的老茶社性质为观众和演员的水乳交融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氛围,体现了相声向曲艺剧场回归的追求。而周末相声俱乐部“还是电视相声,挪了一个场合,没把真正相声的风格体现出来”。

  王文林强调,在“天桥乐”具有更多老天桥时代相声原始形态的味道。

  不管怎么样,在形式上,小剧场的相声现场演出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当然,光有形式是不够的。

  发展:得让观众找到乐儿

  在郭德纲的思路里,相声是有一定地域性的曲艺种类,“到了安徽就干不过黄梅戏”。而在多元化娱乐选择的今天,相声必定要更加小众化。

  要留住这个群体,郭德纲从自己的舞台实践获得了方向感:“按相声的规律走,要有娱乐性。”就此德云社把传统相声的旗号举了起来。产生于老天桥的传统相声,本身就以娱乐为使命:“去天桥就是找乐儿。不可能花钱来天桥受教育,疯了!”

  至今德云社已经能够演出600段传统相声,那些几十年都不见天日的老段子竟然让人耳目一新。看看德云社热烈的演出场面,这条路他们可以算是走通了。同以传统相声为主打,和天津的同行不一样,德云社的演员阵容里有十几名20来岁的年轻人,有的已然独当一面,很有观众缘了。当年相声借助广播飞遍大江南北的光荣时代恐怕不会再重现,但德云社同仁们延续相声的愿望,已开始在天桥下实现。

  本版撰稿王青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