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正文

莎拉-伯恩哈特执着于舞台剧艺术 倾倒了巴黎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4:30 外滩画报

  在她那个年代,每个到巴黎的人有两样东西是必看的:一个是埃菲尔铁塔,另一个就是她—莎拉·伯恩哈特。她是史上著名的舞台剧演员、导演,同时,她的情人阵容显赫: 弗洛伊德、劳伦斯、王尔德等都迷恋于她。如今,一个以她为名的戏剧艺术展,正在纽约举行。

  一个名为“莎拉·伯恩哈特(1844年—1923): 全盛时期的戏剧艺术”的展览,从2005 年12 月17 日至2006 年的4 月2 日,在纽约第五大街92 街区1109号的犹太人博物馆举行
。展览的主角是一位派头十足的19 世纪法国女演员,有“女神莎拉”的美誉,她以美貌、演技和嗓音成为史上著名的舞台剧演员、导演。

  在一个世纪前,她的名字常常挂在保守的家庭主妇的嘴边,主妇们如此告诫“心比天高”的女儿,就像对吸血鬼举起十字架似的不留情面:“你真的认为你是个莎拉·伯恩哈特似的人吗?”

  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有费利克斯·纳达为20 岁的莎拉拍摄的照片; 维克多·雨果送给莎拉的人头盖骨; 阿尔方斯· 慕夏为她设计的、被认为是新艺术风格典范的海报; 她饰演“埃及艳后”、圣女贞德时穿过的服装。还有她的情人遗物、早期的默片片断、雕塑作品以及美国之行的遗物。

  和莎拉·伯恩哈特有关的展品,在博物馆里摆得满满当当的,这些都显示了她的独特个性和从不屈服的文化品格。在展厅外的大银幕上,播放着经典电影《七年之痒》。玛丽莲·梦露曾说过的一段话被“挂”在开幕式上“: 我在中午吃了点大蒜,我把大蒜作为调味品,但他从来不知道,因为我一直在吃甜食,这是一种新的掩饰方式。”接下来还有一句:“人们没有意识到,每一次我向电视观众露出我的牙齿时,我面对的人群比莎拉·伯恩哈特在一辈子的舞台生涯中所面对的观众人数多得多。”

  梦露也许是对的,但莎拉在美国呆过整整八年,现场来参观的观众人数仍然是个天文数字。这次展览的总监,威廉斯学院的艺术史家卡罗尔·奥克曼和纽约大学艺术系教授肯尼思·E·斯立弗,解释之所以把梦露的这段话放在开幕式上,是因为她们想用这段话来解释她们所要探讨的主题之一。如果说玛丽莲·梦露是最近几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名人,那么她正在步莎拉·伯恩哈特的后尘。

  无数名人如彗星一般扫过。我们期望从这些所谓的名人身上看到什么呢? 性冒险还是性实验? 让人讨厌的脆弱还是间歇性的病态发作? 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还是意想不到的天赋? 一种装饰华丽的私人生活还是到处可见的自我纵容的利己主义信仰?

  所有这一切,莎拉·伯恩哈特在19世纪末已经尝试过了,并且,她因此而成为焦点人物。奥克曼女士说,莎拉的情人多如牛毛,具体人数不可尽数,可以确定的有: 威尔士王子阿尔伯特·爱德华、普鲁斯特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斯万的原型查尔斯·哈斯、维克多·雨果、古斯塔夫·多雷这样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也许,她像弗里达·卡洛一样,也有一些同性恋人在这个名单之中。

  莎拉的密友、艺术家路易莎·阿贝玛为她创作的半身雕塑像也在展品之列。

  就是这件雕塑,它出现在一张恶评如潮的照片中( 大约拍摄于1880 年): 在雕塑旁边,活着的莎拉·伯恩哈特扮作死人躺在棺材中,身体上都是鲜花。莎拉肯定被死亡迷住了,无论在舞台上还是舞台下。她以为自己会在很年轻的时候一命呜呼( 其实,她寿终正寝,一直到1923 年才去世),因而她特别喜欢研究人的头盖骨和在西方象征不祥之兆的蝙蝠。虽然她是天主教徒( 教皇利奥十三世曾送给她一部《玫瑰经》),但因为她是犹太人,所以经常受到人们的攻击。在讽刺她的漫画中经常出现一个六角星,暗示她是一个贪婪的家伙,只会蛋生蛋、钱生钱。

  饱受争议的莎拉其实赫赫有名。1899年的《费加罗报》宣称,每个到巴黎的人有两样东西是不能不看的: 一个是埃菲尔铁塔,另一个就是莎拉·伯恩哈特。1915 年,在莎拉经历了可怕的截肢手术之后,轻浮的巴侬先生标价1 万美元,公

  开展示那条被截下的腿。然而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因为巴侬先生早在1891 年就去世了,死人是不可能去开这样的玩笑的。

  人们制造这样的谣言,只是为了证明众口铄金的说法是真实的。商业上的认可使莎拉腰缠万贯,许多商品都希望由她来当代言人( 其中包括索兹顿特,当时唯一具有国际声誉的牙膏品牌)。不可否认,正是那些虚虚实实的轶闻使莎拉越来越有影响,也越来越神秘。

  莎拉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1885 年,弗洛伊德在巴黎看过她的表演后,为之疯狂,写下了“她使我目眩神迷”之类的话。回去后,他还把她的照片挂在办公室里。1906 年,英国文豪劳伦斯为她无法自持,将她比作“一只和漂亮的豹子一样迷人和热情的瞪羚”。奥斯卡·王尔德为她写下了著名的舞台剧《莎乐美》。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

  则在她的圈子里挖掘人物作为小说人物的原型,于是莎拉成了书里的贝玛,一位女演员,她的姿势“融化成了一种光辉”,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元素”。

  莎拉的专长是死亡,她饰演的角色一般都以悲剧收场,不是死于匕首、疾病,就是死于出卖、悲伤。莎拉演过希腊神话中的女王菲德拉(Phaedra)、哈姆雷特。

  她特别钟爱大仲马创作的《卡米拉斯夫人》中那个患肺病的妓女。

  在舞台上,莎拉尝试着将情感融入到肢体动作中去。在歌剧中,除了连篇累牍的演唱之外,肢体动作是表达演员内心情感的唯一工具。虽然在默片中,莎拉总是不停地手舞足蹈。

  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Shaw) 曾经说过,莎拉·伯恩哈特的表演已经创造了一种“永恒的展览,每一年都会有新的背景、新的对白、新的作品来充实和刷新展览,使它保持新鲜”。在这个意义上,这次展览也是一次新鲜的聚会。文/ 河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35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