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晴兜兜同学在BLOG把《霍元甲》誉为“烂比《无极》还要上升数个数量级”,感到特别难过。回想起不久前晴同学把《情癫大圣》评为“情癫大烂”之举,似乎只有他参与国语翻译的“春田花花”才是正片。
当然,每个人都有评价任何东西烂与不烂的权利,晴兜兜的审美我尊重,但BLOG里粉丝众口一词地踩霍抬春的行径也似乎有些过火。
《霍元甲》最大的“败笔”,是它在这个以消解、颠覆神圣为乐的时代,还固执地讲道理,哪怕这些道理可能是真理。谁还喜欢听老豆老妈唠唠叨叨一些政治准确而忠言逆耳的道理呢?不幸的是,《霍元甲》就成了老豆老妈级。
不过纵然如此,我仍然值得为李连杰在片中不断“唠叨”的武学精神动容,当一拳打死老师傅成为时尚的时候,难道我们不需要聆听一些真诚而稍显说教的箴言,去刺激我们被“娱乐至死”纵坏了的神经。而且,他并不是在重复老豆老妈讲了一百年的黄历,而是在用新的视角去看武术,看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习武不是为了打败谁,而是交流促进...不施以同胞之身,不歧洋排外” ,“仇恨只会带来更多的仇恨”,“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这些话,在习惯了幽默抵死的港产片传统的戏院里,注定引来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不过要强调的是,我在戏院里却一点都不觉得好笑,而是深深的被震动,要说“颠覆”,李连杰才是在真正颠覆几千来一直要“赢”和“打败洋人”的狭隘武学观、民族观。况且,这些“说教”都是穿插在前后跌宕的剧情中,“说教”得来正气凛然,自有大家之风范。
晴兜兜同学说本片无一细节可记忆,怎么我就记住了那么多细节呢?当霍元甲打倒不可一世的西洋拳师时,不是在他快倒在地上的蛮牛之躯踩上一脚,而是挽狂澜于既倒,一脚扶住了他,我们从这个鬼佬眼里看到的,不是以往影视剧中的挫败而是发自骨子里的折服,仁者无敌,这是这部电影没有“说教”出来的寓意。与此呼应,片尾那个日本武士在吐血而战的霍元甲前选择了失败,也是“仁者无敌”四个字的再次大写。尤其战前两人品茶论道那极富玄机与禅意的片断,是片中令人最难以磨灭的“细节”,不知批“烂”者有无用心体会。
片中最优秀的演员,我以为并非过于直露的李连杰,也不是美丽但单薄的盲女,而是“说教”味最浓的农劲荪,没有他对轻狂不经的少年霍元甲的一再婆婆妈妈的棒喝,也就没有“尚武精神”的诞生,当然,你可以把这些作为此片“烂”的理由,那也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请所有轻易说一部片烂的传媒工作者,请慎用你们的话语权,因为你们影响的,可能是一代少年中国人。
我承认导演于仁泰导演手法的老套,是令《霍元甲》中李连杰的武学精神看起来生硬的致命伤,但为什么我们能承受一部搞笑片幽默中的无聊,就不能耐心接受一部正片严肃中的说教呢?未来的中国,是只需要Q版的笑声,还是霍师傅超越自我的凛然正气呢?
注:此文仅属学术争论,如有得罪晴兜兜及其FANS之处,在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