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西区故事》来华演出之前
这一次是原装正版
1957年在美国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身上同时发生两件事让美国纽约音乐界感到不可思议,首先是他被聘为著名的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成为该乐团从1958年到1969
年期间唯一的首席指挥,也是该乐团第一次聘用美国本土指挥。几乎是与此同时,人们看到一部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在这里迅速走红,而音乐的创作者也是这个即将成为世界著名乐团指挥的伯恩斯坦。两件事出自一个人,这在当时的纽约艺术界也传为佳话。而如今,《西区故事》在走红了49年后,将于下月开始来到北京参加第六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开幕式演出。尽管《西区故事》已经诞生近半个世纪,但亲临现场观看原汁原味的百老汇演出对于喜爱音乐剧的人来说应该是让人兴奋的事情。
其实演出商为来到中国的百老汇音乐剧冠以“原版”的称号也不止一次了,但其巡回演出团的组成大都却是南非和澳大利亚演员,这其中就包括音乐剧《猫》、《歌剧魅影》等。这一版《西区故事》主办方承诺将是来自百老汇的原装团队,希望真的是名副其实。
不过,即便是在百老汇,其“原装团队”与“巡演团”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部剧作都值得期待。因为无论从音乐或是剧情还是表演,它都是百老汇音乐剧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并始终和一个大师级人物联系在一起,那就是伯恩斯坦。
古典乐+百老汇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熟悉的百老汇音乐剧人和音乐剧应该还是韦伯的《猫》,但孰不知韦伯的风格其实都是延续了这位古典音乐家的老路。在美国,将古典音乐与百老汇的音乐相融合的风潮,就是以伯恩斯坦为最早的代表。据说,当初在百老汇,市场上演出的音乐剧没有一部是主流音乐家创作的,一些古典音乐家对音乐剧的创作不屑一顾,而只有伯恩斯坦将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带入百老汇,因此为百老汇开辟了新的创作渠道,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由于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蓝本,伯恩斯坦《西区故事》既有美国爵士的风格,又在音乐上富于浪漫色彩,因此《今夜》、《玛利亚》等剧中歌曲也不断被歌唱家演唱,伯恩斯坦还曾经邀请著名歌唱家卡雷拉斯和卡娜娃等录制该剧的唱片,一部古典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剧音乐就这样流行了近半个世纪。
现代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除了音乐,如今国际音乐剧界一致公认《西区故事》是“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还要归功于剧本的创作。剧本作者是当时百老汇公认的第一编剧亚瑟·劳伦斯。虽然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故事发生地改在了纽约,发生时间也成为上个世纪50年代,所以被称为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誓不两立充满仇恨的帮派,然后分属于不同帮派的两个人产生了爱情,又为了爱情阻止帮派的争斗,而无意间使争斗升级,酿造了死亡的惨剧,最后想要逃脱现实却无法避免现实的严酷,导致了爱情的破碎。
即便是剧中的一些相对次要的角色,我们也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西区故事》与《罗米欧与朱丽叶》两剧间的关联:从奇诺身上看到帕里斯,从伯纳多身上看到蒂巴尔特,从杂货店老板身上看到劳伦斯神父,从库克警官身上看到维洛那亲王……
然而与《罗》又不同的是,《西区故事》的内容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它所反映的美国现代社会底层的生活场景也具有相当的批判性。并且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是一个悲剧的架构,但编创者却以穿插喜剧性歌舞段落来表现阴暗的事物,暗示悲剧的结局,比如表现粗鲁、幼稚、愤世嫉俗和敌对状态的《杰茨之歌》、《美利坚》、《库克警官》等段落,这些辛辣的讽刺、挖苦、嘲弄和黑色幽默,都衬托了美国街头少年对冷酷现实的极度失望,反讽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当1957年在百老汇冬季花园剧院首演时,《西区故事》就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并在当年一举赢得了托尼奖的多项大奖。
中国音乐剧教科书
在百老汇演出700多场以后,该剧开始了在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1964年在纽约林肯中心音乐剧场上演,1980年在明斯科夫剧院上演,2000年又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
百老汇音乐剧每年涌现十多部新作,而已经成名和昙花一现的剧目都有,惟有《西区故事》不仅达到了长演不衰,一直演了近半个世纪,而且涌现了很多的版本,还被众多古典歌剧院不断搬演,同时被芭蕾舞、电影等相关艺术形式移植,可见该剧是一出公认的娱乐性极强,同时又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戏。
而对于我们中国观众来说,《西区故事》也不陌生,早在八年前,中央戏剧学院培养的第一批音乐剧学子的毕业大戏就是《西区故事》,当时的演员还包括现在影视界当红的孙红雷、范卫华和侯岩松等,此后,该剧更是成为全国艺术类院校的学习范本,届届相传。天蓝(北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