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陈佩斯的第一部舞台喜剧《托儿》又将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进行它5年来在北京的第35场演出。与此同时,《托儿》在全国的总演出场次也直逼130场,创了同类戏剧演出场次的记录。据悉,在新一轮的演出中,陈佩斯有意将主演的位置让给新人,而他则出演剧中一个配角,甚至慢慢转入幕后工作。“5年前是明星托戏,现在是戏托演员,当一部戏成为一个品牌,没有明星加盟一样可以长演不衰。”
没明星一样受追捧
陈佩斯说,他至今依然记得5年前《托儿》首场演出的情景:2001年11月11日,虽然天上飘着雨夹雪,但剧场门口挤满了人。票贩子都成批出动了。“我知道这样的盛况是由于我和老茂很多年没上春节晚会了,大家对我们有期待,当然也是相信我们做的东西错不了。”然而5年后,2006年1月,《托儿》在海淀剧场连演5场仍一票难求,仅隔3个月后复演一样票房飘红。他觉得,《托儿》的成功首先是因为本身的故事精彩,以及不断完善的喜剧结构,而他本人的明星效应,则越发可以忽略不计。他说,自己曾执导云南当地的演员演出了改名为《支花篮》的滇语版《托儿》,“那次这戏坐地演了50多场,观众太喜欢了,简直比我们演的还火。”没有一个明星,该剧一样受到观众的追捧。“一出好的戏剧不在乎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演,这就叫经典剧目。”
小人物的命运不会过时
这样一个与5年前的社会现象联系紧密的话剧,如今再演会不会过时了呢?“不可能。只要我们的社会还有一天存在诚信危机,这个题材就不会过时。”陈佩斯十分肯定地说。
熟悉陈佩斯的人都知道,以《托儿》为首的“陈佩斯舞台喜剧三部曲”反映的都是平民百姓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他关注的都是那些在尘世中跌打滚爬的小人物的命运。因为演小人物,所以有最广泛的民意支持,因为探讨小人物的道德问题,所以更能引起小人物的感情共鸣。“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许是陈佩斯和他的《托儿》能获取支持的最大原因。
新戏仍然向《托儿》学习
陈佩斯还透露,目前他正在物色的新剧本依然是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的。“我们挑选的标准是要用喜剧的手法去讲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陈佩斯说,新剧不会像这两年兴起的那种用一堆笑料串起来的组合式搞笑剧,不会加入过多的时尚元素,而是仍然像《托儿》一样强调故事结构的精巧与稳定。“从小品到驾驭整台喜剧,我们的经验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托儿》演了100多场,细节一直不断地做调整。现在它的喜剧结构非常精致了,我认为《托儿》能算是这100年来喜剧的代表作。”
陈佩斯近况
据陈佩斯的大道公司工作人员易小姐介绍,从陈佩斯开始转投话剧舞台后,除了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外,他就一直围着话剧忙活,多数时间,都在创作、排练、修改、演出中度过。据说,这两天,即将去江苏、河南等地巡演的《阳台》的排练已基本结束,本周末开始,陈佩斯将率领他的团队进行《托儿》北京演出的恢复性排练。
当陈佩斯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显得有些疲倦。他说,《托儿》和《阳台》的台词量十分大,动作幅度也不小,因此一天排下来,会让人觉得比较累。据他身边的人透露,陈佩斯的腰在以前《托儿》的演出时曾扭伤过,至今也没好利落。因此在排练间隙,他还会抽时间去做腰部按摩,同时,激情表演的大量的台词也让他不得不特别护理嗓子。“每次演出完,陈老师都要花好多天去治嗓子。”易小姐说。 本报记者 赵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