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舞蹈”“生命”“民族文化”……这些词语从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嘴里说出时,你真的会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原生态”,而从绣花鞋、手工针织帽、苗族特色服饰等杨丽萍身上的所有装饰中,你也会发现“原生态”的元素所带来的魅力。昨天,在大连国际机场宾馆举行的“杨丽萍《云南映象》大连媒体见面会”上,以“原生态”姿态出场的杨丽萍告诉记者,她渴望早日为有“海的胸怀、海的浪漫”的大连观众演出她的原生态舞蹈。
和浪漫的城市有个完美的约会
杨丽萍说,不是所有的原生态的东西都是好的,但《云南映象》是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的民族舞蹈文化中整理出来,再搬到舞台上的,为的是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云南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魅力。“大连非常美丽而且时尚,我相信《云南映象》会和这个浪漫的城市有个完美的约会。”杨丽萍告诉记者,她在来连的飞机上便从《大连晚报》上感受到了大连极浓的文化气息,因此,在记者请她为读者写一句祝福的话时,杨丽萍没有犹豫便挥笔写下“大连晚报,好人好报”八个字,她解释说,看好报纸除了得到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得到文化的力量和善良的回报。
尽管《云南映象》要到下个月才能和大连观众见面,但杨丽萍还是提前来大连和媒体记者见面,她说是为了“提前感受一下大连的魅力,为的是让自己的原生态舞蹈增添一丝时尚元素”。
舞台下以“原生态”示人
北京媒体曾经称杨丽萍是“一个为了舞蹈而舍弃一切的人”。性格有些内向的她其实很不愿意参加一些媒体见面会,除非为了自己珍爱的舞蹈。在昨天的媒体见面会以及会后的聚餐会上,不管是舞蹈话题还是生活中类似如何保养手的一些疑问,杨丽萍都是以认真而真诚的口气回答,有时还会开几句轻松的玩笑,可以说,舞台下以“原生态”示人的杨丽萍更有亲和力、更具舞蹈之外的魅力。
杨丽萍的“原生态”装扮似乎也在传达着民族文化的信息,她向记者介绍,除了佩戴的饰品是西藏的,她的服饰则全部集中了苗族特色。“我自己是白族,但我更喜欢苗族的服饰,央视春晚排练的时候,我也是穿着这身服装。”也许是一种职业习惯,在和记者讲话时,杨丽萍一直在做搓手的动作。表面上是她时刻不忘保养手,但更准确地说是杨丽萍即使不在舞台,她也要用手来完成舞蹈的节奏。
原生态的舞蹈最真实
这也许是“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的注解。杨丽萍说大连之行是《云南映象》的第三次巡演的开始,虽然已演了几百场,但杨丽萍表示“保证每一场演出都能带来些新的东西。”杨丽萍说,“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只负责跳,不管带来什么,就像太阳,就是发光发热,至于你是否感受到了阳光,那是你的事情。”作为一面旗帜,舞蹈家杨丽萍用《云南映象》把自己的舞蹈生涯推到了巅峰,对于原生态,杨丽萍的观点是,并不是所有的原生态的东西都是好的,《云南映象》是表现云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作品,但提升挖掘是主要的。原生态的东西本来就存在着。很多东西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我们把它整理出来,搬到舞台上,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云南文化。《云南映象》是杨丽萍第一次参加群舞,“吃了很多苦,不停地巡演,两年多,六七百场,时间很紧,有很多想法都想充实到每一次演出中,是一个费心费力的活,但是乐趣是无穷的,激情总在迸发。我从小就喜欢舞蹈,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舞蹈训练,是一个农家孩子,在村里跳舞,婚丧嫁娶,都会去跳,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谈情说爱的方式,原生态的舞蹈是最真实最纯粹的,它是在张扬一种文化,是对文化的尊重。”
杨丽萍说,“我们少数民族的精神就是真诚的,所以你如果看过《云南映象》,就会觉得很灿烂,很透明,很干净。我们这些人的精神都是纯粹、透明的,我不会隐藏什么,也不会太做作。我的性格属于比较内向的,人家都说我现在为了《云南映象》特别高调,我不否认,为了云南,为了少数民族歌舞的展示,我愿意把我原来的个性隐藏起来。”
前一段时间有传闻,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在大连的演出可能是绝唱,是“息舞前的一个美丽的符号”,但杨丽萍表示,“我从来没想过要息舞,七十岁我还能跳舞。”《云南映象》也要一直演下去,只是自己不一定出现罢了。 (谷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