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越剧诞生一百周年,作为一种具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如何继承和发扬庞大的历史遗产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同时,如何在艺术形式、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的现代社会中推广越剧、争取更多的观众以壮大自身的发展也是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所需要面临的考验。其中,利用作为具有大量观众基础的影视艺术宣传、弘扬越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就成功地将越剧戏班的故事搬上银幕,越剧电影《红楼梦》是戏曲片的精品之一,而八十年代由浙江小百花艺术团出演的《五女拜寿》则重
新达到了越剧戏曲片的高峰。
今年推出的26集电视连续剧《飞花如蝶》则试图在具有强烈娱乐效果的戏说中回溯越剧开创初期的历史。由于越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传统戏曲艺术,要吸引不是戏迷的观众就必须在娱乐性上多做一点文章,其实越剧这种传统的戏曲艺术与中国其他传统的戏曲艺术一样,其实都有着戏说的传统,在一个虚拟的舞台上将一段故事一唱三叹地娓娓道来。电视剧更应该利用灵活的视听语言与自由的叙事手段演绎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可以尽可能地安排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情节。
在越剧的早期发展史上,戏班进入上海并最终受到欢迎是越剧的一个重大转折。同时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黑社会势力也曾经将魔爪伸向越剧戏班,第一个被冠以“越剧皇后”名称的筱丹桂就因不堪忍受黑道份子张春帆的凌辱而服毒自尽,电视剧《飞花如蝶》正是利用了以上史实,强化了早期越剧诞生中变化莫测的社会背景: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强盗土匪兴盛、日本侵略的民族危机,讲述的是主要由女性组成的戏班在上海闯荡的故事,并制造了十分复杂的人物纠葛:关大义与马日升之间有着诸多件不断厉害乱的的关系,马日升曾经抛弃的原配夫人是关父的红颜知己,关的昔日情人棋儿成为了马的九姨太,同时马还对关的意中人晓凤虎视眈眈,把惊心动魄的时代历史变成了曲折的个人史,让这部剧观赏性十足的同时。可以说很好地抓住了筱丹桂的经历这一点大胆虚构,反映出越剧发展中的一段特殊历史。
有人认为这部剧缺乏对越剧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关照,其实越剧本来就不同于京剧中常见的家国情怀,更多的偏重于儿女情长,而且主要是悲情戏、苦情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结局便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升华到天地同泣的境界,《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渲染人物的感怀身世,悲天怜己。所以以越剧发展为题材的电视剧也不必过于纠缠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上,可以有更细微的对个体的关照。其实,过于想谱写史诗,反倒容易沦于空洞。
就现在而言,还是比较好地体现了越剧的特点,呈现“彩凤班”十二名年轻女性的人生经历,吻合了越剧本身的女性气质。而与匪帮、黑社会的关系都是剧中重要的冲突作为“武戏”,正好与戏曲艺术的“文戏”相结合,更有娱乐性。事实上,对于现代电视剧观众而言,单纯端着一本教科书式的越剧发展史,就实在太过枯燥和说教,只会更加令观众对越剧望而却步。如果就是简单地讲述越剧革新改变,那岂不是直接看书来得更详细?既然利用了电视剧这种大众娱乐形式,就是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制造激烈戏剧冲突,也就需要在基本尊重历史基础上大胆戏说。这样才能引起广大观众对于越剧的关注,走进越剧,甚至能喜爱越剧,欣赏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