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十二生肖》献礼北京奥运 老外导演爱中国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05:47  新浪娱乐
《十二生肖》献礼北京奥运老外导演爱中国文化

导演Peter Wilson与小浪人合影

《十二生肖》献礼北京奥运老外导演爱中国文化

导演Peter Wilson

《十二生肖》献礼北京奥运老外导演爱中国文化

导演Peter Wilson

  新浪娱乐讯 2007年,中国儿艺邀请到了澳大利亚籍世界知名导演Peter Wilson执导以中国民俗传统为题材的大型儿童剧《十二生肖》,最近Peter Wilson飞赴北京,在中国儿艺排练厅与12位演员和中方的创作人员见面,举办10天的工作坊,将他的创作思路与演员们进行交流。7月16日下午,Peter Wilson导演应邀接受了新浪娱乐对话。(以下新浪娱乐简称新,Peter Wilson简称Peter)。

  Peter Wilson澳大利亚籍世界知名导演,曾执导悉尼奥运会和多哈亚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等世界知名的盛会,也是世界级的国际知名的儿童剧导演,他执导的儿童剧充满想象力,令人产生奇妙的视觉感受。明年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个年头“鼠年”,明年也将举办北京2008奥运会,中国将向世界展现它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而“十二生肖”是一个国际化的题材,彼特导演对此非常感兴趣。

  对中国文化热爱促成此次合作

  新浪娱乐: 您以前做奥运会亚运会开闭幕式这样的大型演出,这次为什么有兴趣与中国儿艺合作儿童剧?

  Peter: 我很荣幸与中国最大的儿童剧院合作。我虽然执导过各种大型活动,但我本身是一个有32年演出经验的木偶剧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学到很多技巧,积累了做儿童剧的经验。做演员11年之后,我导演了第一个木偶戏,是讲现在生活中的恐龙。我非常喜欢做儿童剧的指导工作。喜欢让儿童从中得到更新的东西,获得创造力。

  新浪娱乐: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

  Peter:20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就一直对中国文化很着迷。我在澳洲做过3个戏曾在中国曾经巡演过。其中两个戏是做导演,一个戏是做玩偶的演员。1988年,《chocho song》这个戏里,运用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元素。1991年,导演了《在干涸的水里》。我自己写过一个关于一个小虫子的书,这个书非常有意思,书上都是小洞,一打开看上去就是一条小虫子。1998年来中国执导过一个叫《wake baby》的戏。

  新浪娱乐:你之前是否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

  Peter:其实西方国家都熟悉十二生肖,尤其是在我所在的澳大利亚,有很多中国人还有中国城,就在潜移默化中我了解了很多中国文化的东西。以前对年的印象是1月1号,后来是从十二生肖故事知道了中国的新年是在2月。后来慢慢对生肖越来越感兴趣,自己也找找自己是属于哪个生肖,性格特点是什么。我很兴奋参与《十二生肖》这部戏,我目前考虑的是怎样把这12种动物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我自己是属蛇的,西方可能说星座多一些。龙应该是十二生肖里面最特别最有影响力的,而明年是12生肖新一轮的开始,我们也在考虑怎么样把老鼠表现得更特别点。

  《十二生肖》面貌解密

  新浪娱乐:你强调这个戏是纯肢体语言的戏剧,这指的是什么样子的戏剧?

  Peter:我本身特别感兴趣的就是视觉的话剧,不是以语言对话为主。它是通过视觉形象、符号、暗喻等来表现故事,音乐辅助。在《十二生肖》里我们就打算采用监制、皮影还有木偶戏里的黑光效果。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将一维、二维、三维图像进行转换,例如让画在纸上的龙变二位动画再变成一条三维的龙腾飞在剧场内。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我相信这些大人们都看了感到惊讶的东西,保证小孩子也喜欢。

  新浪娱乐: 一个戏大人小孩喜欢就是一个好的儿童剧的标准?

  Peter:我不喜欢“这还好这还好的”这样的标准,我觉得应该有更高的标准。不只是取悦于孩子,还需要有价值,有教育意义。一个儿童剧教育意义和娱乐性同样重要的。关键是怎们去讲很有意义的东西,要把东西讲的有深度。 在《十二生肖》里,我们的故事里可主角是一个孩子,这是世界上全部孩子的符号。他与十二生肖相遇,十二生肖把自己身上最好特点传递给这个孩子。

  新浪娱乐:对《十二生肖》视觉方面您的设想是什么?

  Peter:想法有很多。目前十二生肖的形象还没有定稿。之前我为马来西亚和日本合作的儿童剧形象都比较直观,并无新意。这次《十二生肖》我们在寻找各个动物身上独特的地方,比如说羊,演员穿上用棒针织的粗毛衣外套,戴上毛线的角,也许角上还插着毛衣针,它不停地在织毛衣,也许兜里还有半截没有织好的毛衣,为主角提供温暖这层含义。这种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有意思的,比在舞台上出现一只仿真的羊更有意思。对于成人观众和孩子来讲,都会很吃惊。怎么用更聪明的方法来表现我们想表现的东西是我们追求的。

  新浪娱乐: 能讲讲此次来中国儿艺举行10天工作坊的情况吗?

  Peter:工作室完全按照西方的训练方式,中国儿艺的演员们很聪明,可以很快地吸取东西。

  我们运用大规模和小规模的道具,是演员没有接触过的。我们对演员的训练等于是一种分享的过程,先告诉演员一些想法,在探索训练的过程中,演员不断地回馈给我,这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从写剧本的角度来说,通常情况是已经有了现成的剧本,有了现成的ABCD角色。而十二生肖剧本给演员们留下了很多创作空间要靠想象来完成。例如剧本只写龙盘在上空,生了一个蛋,然后剩下的靠演员的想象力完成,完全放开演员的思维,如果他们能力暂时达不到导演和舞美设计也会直接帮助他们。

  导演大型活动和儿童剧艺术相通

  新浪娱乐:您是更擅长导演大型活动还是儿童剧?

  Peter:给剧场做戏和做大场面做东西是一样的,艺术创作上是相通的。曾经导的那个有一万三千人的演员,而十二生肖只有十二个人。这种近距离也是很有意思的。大型活动演员参与多观众也多,有很多剧院的小技巧手段很难应用到大型活动中。

  新浪娱乐:对北京奥运会有什么感受和建议?

  Peter:福娃很可爱。韩美林画的动物的画是我最喜欢的,动物线条简洁挥洒,后来才知道北京奥运标志是他设计的。我已经看过北京大量活动的东西,其实做得很好,坚信他们做得更好。人性化的东西对于大型奥运会是很重要的。尽可能找到举办国家和城市最大特点的东西才最有意思。中国的兵马俑和紫禁城都是给我印象深刻的,龙和狮子应该是中国传统的特色动物,中国龙最有象征意义。红色和黄色代表中国。但是有些中国的文化东西很难通过视觉表现,例如中国的草药,饮食文化,中医推拿……我想怎样将北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完美结合起来,这对于张艺谋导演以及整个导演组来说不是难度而是一个挑战。

  新浪娱乐:您最近都在忙什么?

  Peter: 最近在筹备吉隆坡独立50周年在马来西亚的纪念活动。之前的作品中,有7个剧目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地巡演,其中4个在美国、伦敦等地上演。中国儿艺选择十二生肖这个题材是非常正确的,明年是中国的鼠年,这个剧目在新年的时候被搬上舞台别具意义。十二生肖这样国际化的题材,可以在各国巡演。“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在国际上确是像星座一样无人不知。我的一半创作过程是希望在排练中把所有的精华都汇聚到一起,“没有想法才是最坏的想法”。

  关于儿童剧在澳洲的发展

  新浪娱乐: 澳洲儿童剧院的传统与传承,第一个澳洲儿童剧院的成立是在什么时候?

  Peter: 最早的澳洲儿童剧院的成立要追溯到1700年代末期,英国及美国的剧团公司最早进入澳洲.儿童剧院首次被接纳、认知是通过1940年代陆续推出的儿童剧目。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一些小的剧团开始在澳洲范围内公开巡演。木偶剧在剧院中确立自己的位置是在70年代中期, 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木偶剧团队伍开始在澳洲内陆及国际范围内巡演。 而戏剧方面的教育也是从70年代开展的,极具代表性的表现就是许多剧院开始走进学校为少年儿童演出。

  新浪娱乐:被称作经典剧目的传统儿童剧有哪些?

  Peter:在某种程度上,澳洲的儿童剧并没有所谓的传统剧的历史.剧院一直以来从经典剧目选材,在不同时期推出新的作品,但从整体看来,儿童剧的创作市场主要取材于某时期存在于社会中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剧院会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对儿童剧进行创作,例如,自尊、健康以及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等热点话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the Tintookies公司在60年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一家牵线木偶公司创作过一个土生土长的澳洲小男孩的奇遇记等经典故事。此公司于70年代初解散。

  新浪娱乐:现今还有大量的经典、传统剧目被重新搬上舞台吗?

  Peter:澳洲的儿童剧市场正在一片健康极具活力的土壤上蓬勃发展,不断努力为小观众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澳洲的两个主要儿童戏剧节,“Come Out”艺术节始创于70年代,在阿德雷德兴起,该艺术节被誉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儿童艺术节之一。“Out of the Box”艺术节发起于1992年,在布里斯班。其艺术节推出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剧目。“Chookas” 为另外一个为儿童举办的艺术节,2002年首次公开亮相于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在过去的6年中持续得到高度关注。

  新浪娱乐: 现今有多少专业儿童剧院在澳洲?

  Peter:在澳洲大约有30多家剧院为儿童创作剧目。其中一部分剧院公司属于全日制工作单位,直接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发放基金。而更多的一部分剧团纯属个人剧社团体,时间性相对自由,全部靠个人筹款经营。澳洲儿童剧院的最大特点之一,即剧院公司拥有一个非常自由的创作空间,对剧作/剧目内容的选择和创作不受任何传统形式的牵制与影响。这也最大程度的打开了创作思维中的一切可能性,为尝试多种思路的创作创造了空间。此外,木偶元素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儿童剧的创作中,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时常出现在那些旨在运用行为艺术作为艺术表现语言而非单纯运用文字语言本身进行创作的剧目中,这也极大程度的成就了更多的作品能够跨越语言界限而巡演于国际之间。崔一佳/文并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