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相关资料:民间葫芦丝的社会功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20:21 新浪娱乐
葫芦丝与傣族生活密切相关。这里民间葫芦丝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仅指在傣族民间。民间葫芦丝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传情”功能,“检验青年品行好坏”的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 葫芦丝发挥着“检验青年品行好坏”的功能。文革前,葫芦丝的吹奏和制作都属自然传承,青年制作和吹奏葫芦丝都靠自己摸索,长辈一般不传授和指导。其形成原因是由封建社会的长辈为尊,婚恋不自由及葫芦丝作为“婚恋传媒物”的特殊社会功能决定的。勐养镇村民金常玉老人说:“富贵人家的子弟从来没有人会吹过葫芦丝,原因是他们不需要用吹葫芦丝的方式串姑娘。一般家庭的小伙子13、14岁就开始偷偷学习吹奏和制作葫芦丝。”在民间,人民自觉形成一种共识,认为一个青年如果葫芦丝吹奏得好,制作得好,就说明他聪明、善良、勤劳有责任感。因为青年学习吹奏和制作葫芦丝没有人传授和指导,要全靠自己去探索和领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再有,当男青年在女孩的窗口吹起葫芦丝,邻居就都知道有小伙子来串××家的姑娘了。来串的小伙子越多,越让父母感到自豪,因为说明自己的女儿美丽、贤慧、善良,才会有很多的小伙子追求。女孩的父母也因此受到邻居的夸赞。 葫芦虽然以“传情媒介物”的主要社会功能存在,但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审美娱乐功能。自古葫芦丝就以独特优美的音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当葫芦丝声在女孩的窗外响起,有时父母会阻止她们去开门,为的是能多听一会悠扬凄美的葫芦丝声。当群众聚集一起时,就会邀请当地的“筚朗道撒那弄”(意为葫芦丝大师傅)表演葫芦丝。人们上山放牛的时候或到田间地里做劳动的业余空间,也会掏出心爱的葫芦丝吹奏,消除寂寞和劳动的疲惫。 勐养芒环村的王琴(生于1950年)说:“我爷爷的三弟患小儿麻痹,不能走路,但他的葫芦丝吹得非常好听,曾被土司官背去为他们表演葫芦丝。”勐养芒蚌户引村沙德某(1912年生,已故)的妻子说:“在1953年,沙德某曾被邀请到遮岛为政府表演过葫芦丝,因那时车路不通,沙德某去了5天。”可见,葫芦丝的音乐魅力和审美娱乐功能不是今天才显现出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