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京剧学友聚会《野猪林》 于魁智回忆青研班经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14:37 北京晚报
“纪念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成立十周年汇报演出”昨晚开始在长安大戏院登场。昨晚由于魁智、李胜素、杨赤、王立军、陈淑芳等当红京剧明星联袂演出的《野猪林》打响头炮。这出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经典剧充分展示了“青研班”的实力和水平,更赢得了到场戏迷的连声叫好和不绝赞叹。 昨晚的演出,在演员安排上颇费匠心:上半场的演出,林冲和林娘子分别由第一届研究生、来自天津青年京剧团的王立军和第四届研究生、杜近芳老师的弟子、来自中国京剧院的陈淑芳饰演。下半场,则由1998年同在第二届“青研班”学习、被誉为“黄金搭档”的于魁智和李胜素分别扮演林冲和林娘子,两人更是一上场便赢得了满堂喝彩。袁世海先生的亲传弟子、大连京剧院著名花脸演员杨赤在剧中出演鲁智深,第一届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教师舒桐和天津青年京剧团武丑演员石晓亮分别饰演高俅、高衙内父子,中国京剧院陈国森扮演陆谦。 《野猪林》一戏,既有大量的唱段念白又有不少武戏的成分,颇能展示演员的全面才能。昨晚的演出,无论是王立军白虎节堂字字掷地有声的大段唱白,还是于魁智长亭送别情真意切的夫妻对唱,都相当精彩;《风雪山神庙》中那段经典的“大雪飘”更是极有韵味,引得台下叫好声不断。 今晚,“青研班”十周年汇报演出在长安大戏院继续推出“经典折子戏专场”,汇集了流派特色鲜明的生、旦折子戏。孙毓敏的学生,中国京剧院唐禾香和中国京剧院姜派小生张威主演荀派名剧《金玉奴棒打》;叶少兰的学生,战友京剧团靳学斌演出叶派名剧《罗成叫关》;战友京剧团的王玉兰主演《百花赠剑》;程派传人李世济老师的弟子李海燕出演《文姬归汉》;梅派再传弟子李胜素主演《生死恨》;大轴是中国京剧院的于魁智和大连京剧院的杨赤共同唱响《将相和》,再现由李少春、袁世海二位大师创作的中国京剧院的保留剧目,为整台演出画上完美的句号。 幕后 当年是第二届“青研班”学生,如今已是梨园翘楚的于魁智,回忆起自己在“青研班”三年的学习时光获益匪浅:“京剧原本是靠口传心授的艺术,以前我们只是按照师傅教的学,很多戏都是一句一句喂出来的,虽然那时也要分析人物,但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人物挖掘得不够。上了研究生班以后才知道怎么塑造人物、理解人物以及分析剧本,对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这几年我抓紧时间搞了几出新戏创作,以前我注重的是程式化的表演,现在则更注重一些变化。很多关注我的人甚至觉得我演传统戏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更多的是注重唱腔和程式,但现在则是着重人物性格。” “青研班”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严格,对有演出任务的演员也不放松要求。于魁智在“青研班”里就曾经历过一次特殊的考试经历:“有一次我跟着‘南昆文化列车’南下演出,正赶上我们研究生班考试,于是这20多天我每天就利用演出之余在车上复习,中国戏曲学院还派专人到列车上监督我考试,最后我是在火车的软卧车厢完成考试的。”“青研班”的学习还让于魁智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且有才华的伙伴。“像李胜素、杨赤、朱强、陈俊杰这些好朋友,既是青研班的同学,也是舞台上密不可分的搭档,在演出中互相帮衬,这种团结的氛围在京剧界特别重要。另外,以往一台戏只有一两个角儿,但现在这样观众已经不满足,像今天《野猪林》这种强强联合的形式是京剧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 和于魁智一样,同在第二届“青研班”学习三年的李胜素,提到自己的体会时表示:“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理论的支撑,这对于我们中青年演员来说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我们从前在外地向老师学戏主要靠打电话,到北京来上学后离老师近了,可以随时随地学。以前我们更多地是唱折子戏,现在能唱全本的大戏,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这是新一代京剧人应该有的思想。” 袁世海先生的亲传弟子、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是“青研班”第一届学员,当时37岁的他宁肯牺牲掉不少舞台演出的黄金时光,也要选择脱产学习三年。他说:“这三年的学习可以说弥补了我艺术修养和为人之道上的缺陷。我们的老师虽然还是以前的老师,但与以往不同之处是可以系统地学习,特别是一些京剧之外的课程,如美学、哲学等。而且研究生班采取的是开门办学的方式,我们每个学生不仅没有离开舞台,演出的机会甚至还比以前多了。” 本报记者王润文/李刚摄J069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