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孟京辉首牵“犀牛”下广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9日14:39  广州日报大洋网

  1999年,孟京辉的先锋戏剧《恋爱的犀牛》在北京青艺小剧场首演,此后,1999版、2003版、2004版、2008版,到今年,经历了四个版本的它已经演出了260多场,并且从小剧场走进了国家大剧院。10年的时间,这部作品不仅没有像大多数实验戏剧一样被人淡忘,而且成为了不同时代文艺青年推崇的“爱情圣经”。今年,孟京辉带着第四版的《犀牛》踏上了全国巡演之旅,并将于4月12日至13日登陆广州黄花岗大剧院。

  接受本报专访时孟京辉透露,和10年前相比,现在的戏剧市场尽管越来越火,但始终还是小众艺术,而他的梦想则是将“小众”变成“大众”。

  撰文:记者 林芳

  小剧场走进大剧院

  受众广了能量大了

  《恋爱的犀牛》由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讲述犀牛饲养员马路疯狂而执著地追求邻居女孩明明,却始终未获芳心的故事。《恋爱的犀牛》的十年,也是中国的小剧场话剧蓬勃发展的十年,如今从小剧场走进大剧院,对此,孟京辉表示,和小剧场相比,大剧场在某些表现形式上的确有些局限性,但它的受众群却是最广的。

  广州日报:此次《恋爱的犀牛》全国巡演,演出场地都是各地知名的大剧院,而“犀牛”原本是一出小剧场的实验戏剧,场地的变化会改变这部剧的感觉吗?

  孟京辉:坦白说,在质感上的确有些变化。大剧场需要有一种放大感,把剧中文学、迷人的部分扩大化,演员要把所有的能量都通过舞台上的镜框表现出来,就好像是一种扩音器的感觉。很多人说《犀牛》进了大剧场和观众的互动少了,我不这么认为,互动有精神层面等形式,只靠演员下台的互动是儿童剧的做法。

  第四版添加笑料

  立体水幕更震撼

  广州日报:和以前的版本相比,第四版增加了不少搞笑的桥段,是不是为了顺应现在的市场潮流?

  孟京辉:《犀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男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另一部分则是群体的社会主题,这部分在新版里发挥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东西都是演员自己想出来的,但我不想把它称之为“搞笑”,我认为应该是“反讽”,他们提供了一个滑稽的衬底,从而更加衬托出男女主人公对世俗的一种颠覆。

  广州日报:《犀牛》尾声落下的“水幕”令人印象深刻,这在全国巡演中仍然会沿用吗?

  孟京辉:对。其实和大剧场相比,“水幕”的效果在小剧场更能得到充分体现,我们之前在北京的“蜂巢”演出时,舞台上全是水,主题和环境发生了暧昧的结合,那才真是绝。到了大剧场,“水幕”的效果的确有了一些损失,后来我们就做成一种立体化的展示,从天而降的水幕,观众会觉得非常的震撼。

  先锋剧带起流行风

  《犀牛》影响一代人

  广州日报:10年前的《恋爱的犀牛》还是先锋戏剧,但在10年后的今天,类似《犀牛》这样讲述爱情穿插群体表演的小剧场主题话剧越来越多,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孟京辉:有人问过我,为什么《犀牛》可以风靡十年,我觉得这跟它表达的主题有关系。主人公对爱情的那种执著被很多人认为疯傻,但其实我们平常人心里都有那么一面,内心隐藏的东西被激发,所以大家才追捧《犀牛》。至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同主题话剧出现,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说明《犀牛》影响了一代人的情感模式,也影响了当代戏剧的表达方式。

  广州日报:你更喜欢人们称《犀牛》为“先锋戏剧”,还是“流行话剧”?现在的话剧市场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明星话剧等,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孟京辉:当导演的当然更喜欢“先锋”这个词。我们更喜欢的是,本着先锋的态度去创作话剧,做出大家都喜欢的才会流行。至于明星话剧市场,现在有大明星也惨败的话剧不在少数。

  【市场现状】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话剧火并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话剧市场格外红火,从国家话剧院所在地北京,到上海的话剧中心,再到广州,各地的话剧演出一场连着一场,大有互相叫板之势。值得一提的是,三地的话剧几乎都以爆笑喜剧为主。对此,广州专业演出人士王炜认为,喜剧是最容易被观众所接受的一种形式,而和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的话剧市场仍然略显陈旧,“从去年的《西望长安》到即将上演的《罗祝》《鹿鼎记》等,几乎都是外来的作品,自己原创很少,这点要向上海学习。”

  在北京,除了国家大剧院的戏剧场外,其他剧场也都排满了档期。记者了解到,一向很少上演话剧的解放军歌剧院,也将于3月份推出爆笑话剧《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而另一部被称为中国首部时尚话剧的《时尚耀中国》,也将于3月14日在保利剧院上演。

  在上海,“海派话剧”今年格外繁荣,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先后制作了《鹿鼎记》、《杜拉拉升职记》等一系列作品,而小剧场人气话剧《谁爱谁,爱谁谁》也将于2月底演出。

  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话剧市场尽管原创作品不多,但其繁荣现象却是近年来少见的。王炜表示,和芭蕾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广州话剧市场的受众一直比较少,但这种情况在近两年得以改观,“这两年广州陆续引进了不少话剧,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现在欣赏话剧的基本都是70后80后的白领。在《犀牛》之后,孟京辉的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也会来广州。”

  【链接】

  孟京辉之《恋爱的犀牛》

  孟京辉和《恋爱的犀牛》这两个名词,相信在中国当代戏剧词典中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注释。尽管在《恋爱的犀牛》之前,孟京辉导演过《等待戈多》、《思凡》、《我爱XXX》等多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实验话剧,但《恋爱的犀牛》却是大家认识他的开始。在《恋爱的犀牛》之后,孟京辉一口气排了《琥珀》《艳遇》等作品,都成为了戏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代表作。

  孟京辉有一句名言:“我跑得快,观众一定要跟上我,跟我一起跑,因为前面风景太美了。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让美术界、电影界、舞蹈界,所有从事艺术的人都尊重戏剧,让他们知道我们有人,有作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孟京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