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间的俗话说:云南的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云南的每一个石头都会唱歌,连蝴蝶拍翅膀的声音都是节奏,谷子拔节的声音都是旋律。现在,你能在云南听到的这些声音都将在舞台上表现……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担任总编导,《云南映象》原班人马历时近一年精心打造的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将于5月7、8日浮出水面,在云南艺术学院试验剧场隆重首演。这是著名音乐家谭盾一直想做的事情,而今却被杨丽萍先做了。
很多云南观众还一直在为《藏谜》没能来昆演出而遗憾中……而这次,云南观众将先睹为快,率先领略最地道的“云南的响声”。
具有生命厚度的响声
像每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方言一样,每一个地方都会发出自己特有的响声,比如旧时上海弄堂里的嘈杂声,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突然把我们这些听惯了大城市响声的耳朵置身于云南一个没有任何响声的原始森林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云南的响声》将会给出我们答案。
在《云南的响声》这台演出中,你会看到,不论是锄头钉耙,还是水车石磨,只要是手中能拿的,口中能含的,几乎都被当成乐器来演奏。被搬到舞台上来的云南民族民间乐器,竟有数百种之多!到时候,观众将会在舞台上听到,什么是云南发出的原汁原味的响声!
而如果单纯把这样一台演出认为是云南民族民间乐器的大展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云南的响声》里有一段让人感受至深的佤族独弦琴《蝗虫翻山》,曲调诙谐幽默,意境形象生动,巧的是这段来自田间地头人们口口相传的旋律竟然与世界名曲《野蜂飞舞》不谋而合。更令人叫绝的是,《蝗虫翻山》所采用的乐器是古老的佤族独弦琴,相比《野蜂飞舞》所用的小提琴更难演奏数倍。
总编导杨丽萍介绍说:“云南人把鼓做得和大象的腿一个模样,这和非洲的鼓形成方式不谋而合。在没有医疗条件的历史岁月里,当女人生孩子的时候,部落里的人都要打着鼓,根据一定的节奏为女人‘催生’。《云南的响声》里不仅有这样的节奏,就连婴儿在母亲肚子里那种神秘的胎音也将在舞台上得以表现。这些有感情、有生命的响声是动人心魄的。”
舞台艺术的衍生态
作为《云南映象》的姐妹篇,《云南的响声》被定位为“衍生态打击乐舞”,其寓意就在于赋予这台演出浓厚的生命特征。正如杨丽萍所说:“人要老,树要长,人们需要繁衍生息,舞台演出除了固守之外,同样需要生长,发展。这些演员给我带来了许多震撼,他们的演变也就是舞台艺术繁衍生息的过程。”衍生态是原生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更具有生命力和艺术张力。
艺术家罗旭向杨丽萍开玩笑说:“你实际上就是一个农村文艺生产队的生产队长!”她把从来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农民,变成了《云南映象》里一个个有浓烈艺术感染力的舞蹈演员。而经过几年的成长,还是这些演员们,从对艺术一无所知,成为了地道的民间艺人,他们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用惊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做出了让杨丽萍都瞠目结舌的东西。他们随手摘一片叶子就是唢呐,扳弯一根竹子就是笛子,采一朵山花就能像喇叭一样吹响!他们能用一些非常简单的工具,把水声、风声、雨声、雷声逼真地搬到舞台上。而这,也同样是衍生态的最好注解。
首轮50场巡演售罄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丽萍见到了一种鼓。那是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时代,人们用纯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3米多高!那是鼓的祖先!鼓的化石!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收集这些流浪在外的大鼓。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用牛拖马拉,把几十面大鼓从中缅边界热带雨林的众多部落里拉了回来堆放在一起,变成了一片鼓的森林。因为这样,她有了创作《云南的响声》的灵感。也正是因为这些大鼓,激励着杨丽萍对《云南的响声》不断进行着追求和创作。杨丽萍说这些大鼓是云南的宝贵财富和遗产,现在,他们将随《云南的响声》一起进行展示。
本台演出由《云南的响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红土情》音乐艺术工作室联合出品。其主创阵容集合了云南乃至全国最优秀舞台艺术人才。除了杨丽萍亲自担任总编导外,还邀请到了云南著名音乐人万里担任音乐总监,著名艺术家罗旭担任艺术指导,国内一流的舞美设计孙天卫、林安康担任舞美灯光。目前首轮50场的全国巡演已经预订一空,在结束了云南的首演之后,杨丽萍将带领主创团队开始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