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音乐总监:走进西藏我五体投地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23日10:29 每日新报
(图:解承强近照)
将于11月27、28日在天津市演出的西藏乐舞《珠穆朗玛》中,一位土生土长的汉族作曲家担起了作曲兼音乐总监的重任。他就是解承强,曾经在歌坛西北风劲刮时一展身手,作出了风行一时的《信天游》,这次他又是如何牢牢地抓住了藏乐之魂的呢?
解承强最初是一名黑管演奏员,由于下牙不够齐,转行拉起了大提琴,拉大提琴时总是拉别人的曲子,不甘心,于是学了作曲。他以作品《祈求》成为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1986年第十七届日本东京雅马哈国际流行音乐大赛的音乐人;一曲带着浓重的黄土味扑面而来的《信天游》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记住了他;一首不知赚了多少人眼泪的“真实的故事”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他。而这样一个大跨度的经历,在解承强自己看来却是那么平常和“顺理成章”,“因为我从不排斥任何事物,西乐、民乐、古典、流行、世界、民族,我都会容纳的,兼收并蓄有什么不好?”解承强坦言:“西藏音乐的风格完全不同于任何地方,甚至与我们今天常听到的音乐大相径庭,我不了解西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西藏,但当我走进西藏,站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时,我认为自己踩在了一方净土上,其实世上本来就有这么一块地儿,我只是来了。我会五体投地,与它融合在一起,当时感觉我就是西藏。因为如果你以一种猎奇的心态,一种旅游的眼光去了解西藏,那样做出的音乐绝对是对藏文化的曲解,那绝不是藏文化骨子里要展现出来的东西。”
有了这样的心态,有了这样的感受,只有将它用音乐准确地表现出来才算“功德圆满”。解承强又是怎样做到的呢?“这确实是个难题,这样一个展现整个藏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的作品,单纯用以往写歌、写舞曲的手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超越过去所有的创作定式,所有的音乐素材全部取自天然,流水声、鼓声、法轮声,因为这种天籁之声才真正是藏乐的精髓,才最能演绎西藏的本质。这种碰撞正是音乐在剧中所起的灵魂作用,这样编出的乐舞才更西藏。”听了解承强滔滔不绝的一通“讲解”,记者越发觉得眼前缺了画面,耳畔少了音乐,没有真正见过西藏的人,很难想象这被挡在神秘面纱后的藏文化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幸好,距撩纱的时刻不远了。新报记者赵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