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得沸沸扬扬的“张默打人”事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画休止符的意思。回过头看,整桩事件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以下两个层面很有分析一番的必要。
层面一:传媒
张默打人一事发生在相对比较封闭的校园,但有媒体很快得到消息,以“非常迅速”的姿态介入,并在第一时间对整桩事件进行“盖棺定论”。这件事情表面看是对所谓名人之子恶行的一种揭露,表现了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申张正义”的一面,但往深了说,仓促之间就将谈恋爱定义为“追女不成”,未经多方核查便大加渲染,不能不说带有一些为取悦读者而催生的臆断、想象色彩。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演员,作为公众人物,张默理所当然应处于传媒的监督之下,但传媒也没有理由因为他有一个名人父亲,就把这样一桩在青年恋爱过程中并不鲜见的单纯事件复杂化,把个人行为家庭化,把校园行为社会化。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尚处于成长期,不管张默父亲是不是名人,有一点可以肯定,21岁的张默只是一个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过程的大三学生,他还只是一个尚需未来生活磨炼塑造的“新鲜人”,是一个有可能犯错误的年轻人。
因为张默是名人之子,所以他飞扬跋扈敢打人。传媒似乎给出了这样一个逻辑。但,越来越多的细节证明,这样的逻辑并无合理的内核支撑。传媒的引导实际上带有某种暗示意味,从技术层面讲,它极大的满足了欲窥探名人家庭私隐的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往往因为不够客观而有失偏颇。换言之,它在满足读者立场的同时失去了传媒自身的立场,从而将一桩并不复杂的事情弄得烦琐无比。
传媒在“度”上的把握有时比报道本身更重要。我认为,既不能因为跟名人沾边就“为尊者讳”,也不能因为“事涉名人”就上纲上线,“往狠里整”。世界上没有任何报纸会报道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打伤他女朋友的新闻,因为,所有从学校出来的报纸编辑都会将这样的事情看得过于司空见惯。但眼下,名人的儿子打了女朋友,儿子便成了“飞扬跋扈”,老子便成了“管教不严”,一家人便成了“欺负弱小”,这样的舆论基调是否也存在“另一种歧视”呢?
层面二:名人
我认为,被迫卷入这样一场“下一代战争”的张国立,在整件事情上的态度是真诚而低调的。作为一个知名演员,他并没有为儿子的行为作半点带主观色彩的辨解,他没有单方面讲出可能把事情推向更复杂境地的“张默打人理由”。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被打伤的女生及其家长道歉,并对媒体谈到了一个父亲的自责。
作为公众人物,张国立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在“四点声明”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在学校就此事有了处理结果之后,我将给传媒一个交待”。张国立在心情异常烦乱之时仍然不忘给传媒交待,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有“公众人物”意识的名人,知道自己责任之所在。
但整件事情最让张国立困惑的是,就因为他是名人,他儿子打人就该出于特别恶劣的理由,他就应该背负他儿子打人的一切负面舆论?从艺几十年来一直形象正派,从无绯闻的他,此刻就因为儿子一件发生在校园之内的行为面临“形象危机”!这种“株连”,似乎来得太突然,也太无辜。
观众可能从来不会在电视上看到“康熙”为孩子的事心急如焚,但现实生活中的张国立此次可真是为了儿子的事五内俱焚。作为父亲,他既希望儿子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又希望有关方面在处理儿子的事情时能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以教育为目的。应该说,这肯定是每个父亲都会抱持的一种态度,但,就因为他是名人,这样的态度甚至成了被指责的理由。
张国立内心的困惑,反映了部分公众在对待名人态度上存在的某种非理性,即:将名人的行为“特殊化”,认为名人的每个行为必有其区别于他人的东西。要知道,在对待孩子、对待家庭、对待教育上,名人跟普通人没多大区别。大家能不能在对张默打人行为“一声叹息”的同时,更理性地对待张国立的苦衷呢?
仅仅是站在一个普通父亲的立场上,而不是名人的角度上考量,张国立的反应再正常不过。“名人之惑”似乎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这个社会仍然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宽容。(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