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大山,长相一般,眼睛带色儿,头发带圈儿”,姜昆如是评价自己金发碧眼的洋徒弟大山。如今,这个洋徒弟用北京土语侃大山,演中国话剧,做中国广告,俨然中国娱乐界一红人。
自由职业者
1991年,离开北大以后,大山曾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担任“大使公共事务助理”,4年之后索性辞职,注册了“加拿大大山有限公司”并开始了“自由职业”的生活。他觉得在民间交流领域中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大山说这不能算“下海了”,因为他从来不是职业演员,更不是职业外交官。建立公司只是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工作平台。
“大山公司”只有一个产品,那就是大山本人。协调安排大山所参加的各个项目是公司的职责。说白了就算是给自己做经纪人。现在大山公司涉足文化、演出、主持、教育、商贸、公益等众多领域。
“刚开始心慌慌的,不知道这个项目完了,下个项目在哪里。但是经过12年的磨练,我已经相当习惯这种节奏了。”大山戏称现在每年花五分之一的时间挣钱,另外五分之四的时间做不挣钱但有意义的事情。
和妻儿分开不超过三个星期,是大山从事各个项目的底线。“年轻的时候,老是想着为了事业要拼命工作,拼命挣钱。现在我反而觉得应该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儿子、女儿再有七八年就要读大学了,那个时候想跟他们在一起也不容易了。还不如现在多和他们呆呆,然后等自己50岁的时候再来事业第二春。”
四十出头的大山果然“不惑”。
大山=斯诺?
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商务交流,大山的身影处处闪现。无论怎么繁忙,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演艺。
继第一次在长篇古装连续剧《宫廷画师郎世宁》中饰演主角——18世纪初著名画家郎世宁之后,大山又第一次走上话剧舞台,扮演话剧《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对于自己的舞台处女作,大山显得十分期待:“我喜欢挑战,喜欢尝试新鲜事,也很喜欢斯诺这个人物。我们都一样,最初都是因为好奇而来到神秘的中国,之后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并且希望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促进中西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大山和斯诺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同样来自大洋彼岸的北美洲,同样来到中国并长期居住,同样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甚至同样在北大的未名湖畔住过几年。
但是大山似乎更加强调两者精神气质上的契合。当年斯诺的新闻报道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大山也是摒弃了西方固有的偏见和狭隘来到中国。“很多外国人先验地带有一些判断和成见,中国这么大,总能找到和他的判断相符的事实。我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我放下了偏见。”
“延安现在条件好了,以前斯诺要走两天的路而我们开车一会儿就能到。当时红军艰苦的生活可能已经没法体会,但是在延安我也能感受到一些什么,冥冥中也有了些感悟。听说《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已经在上海脱销啦。”
虽然是第一次演话剧,大山却显得游刃有余。毕竟,话剧和相声一样,都是舞台艺术,演员和观众间的距离是他比较习惯的。放弃了其他高薪的项目,集中六个星期进入斯诺的世界,大山认为出演这种非常适合又有意义的角色“可能一生就只有这一个机会,只要决定做,就要做得更难忘一些”。撰稿/陈 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