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戏剧 >正文

前苏联“战歌”将于9月28日唱响人民大会堂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2:05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 (记者张学军)曾经经历过二战战火的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将于9月28日再次莅临人民大会堂,纵情唱起那些激情年代的战争歌曲。对于前苏联歌曲十分熟悉的老观众这次可要过瘾了,因为当天该团艺术家除了要演唱“苏联卫国战争第一歌”——《神圣的战争》之外,还会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主办方希望届时观众可以随着熟悉的旋律和俄罗斯艺术家一起K歌。

  在红旗歌舞团本次演唱的全部歌曲中,最具纪念意义的当属“苏联卫国战争第一歌”——《神圣的战争》。据介绍,1941年6月22日,德国纳粹军队不宣而战攻入苏联。战争第三天,红旗歌舞团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德罗夫,在诗人库马契怀着痛苦和愤怒的心情写下的著名的诗篇打动下,连夜把这首诗谱成了歌。《神圣的战争》是响应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一经问世便被广为流传,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据说当年苏联红军曾经把100台大功率扬声器空投到红军的阵地前沿,伴随着隆隆的炮火,红旗歌舞团齐唱的《神圣的战争》传遍了每一条战壕,鼓舞着英勇无畏的红军给予了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

  在众多前苏联歌曲中,《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卡林卡》可谓是家喻户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1956年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的插曲,它曾经获得前苏联设立的以“列宁”命名的最高荣誉奖。这首歌曲被译成各国语言正式发表的先后次序中,中国排名第一。1938年,诗人伊萨克夫斯基在雅尔塔的疗养地完成了一首八行诗,这就是现在的《喀秋莎》。这首歌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不胫而走在全苏联流传开来,之后传遍了世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甚至包括敌人在内。《喀秋莎》在前苏联,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千百万人把歌曲中的女主人公喀秋莎当作栩栩如生的姑娘,一个深深爱着战士的姑娘,她执著地等待着前线恋人的来信。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军队用“喀秋莎”的名字给一种新型

火箭炮进行了命名。这几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都已经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到时候现场观众可以和俄罗斯歌唱家们一起高歌。

  订票电话:84476037 85285628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