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戏剧 > 话剧《我们走在大路上》专题 >正文

《我们走在大路上》首演 黄纪苏王焕青联手打造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8:33 新浪娱乐

  10月27日晚,一部震撼人心的现代多媒体剧《我们走在大路上》在朝阳文化馆九个剧场的TNT小剧场首演,王小东、房宁、祝东力等众多知名学者、经济学家和近三百观众观看该剧的首演,演出进行过程中,数次掌声伴随着动人的音乐响起,许多人眼含泪光看完演出。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的一次总回放。这部以“大历史”为视角的作品,共分为九幕,把三十年的历史概括成九个断片,自七十年代末一路走来,一直
走到新世纪。这部以“近三十年社会心理史”为副标题的戏剧作品,从1976年讲到今天,在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呈现出的“世态”之中,切中的是人心的变迁。九个断片式的篇章,拎起的是一条社会心理的线索。各个时期、各类人,以剪影的姿势次第展开在从改革之初的万众一心,到新世纪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和合之道”的道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虽然说的是三十年中国社会的变迁,但其抱负并不仅仅在对我们这三十年的回顾,它也着意于以“天道”、“大同”的高远理想,希冀着中华民族在崛起的过程中,以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不惧强权的姿态立足于世界之林,亦能为世界历史别开生面。

  《我们走在大路上》所呈现的三十年的历史,并不是写实意象的展现,而是以一种回望的端详姿态,注入了当下的立场与心情。因此,该剧尽管以“史”为名,但却是“以诗写史”。在对三十年历史频频回首、仔细端详时打开的历史长卷,充满的是各种感慨、欣然、叹息、愤怒……等等强烈的主观姿态。在那频频回顾的感叹中,虽不乏张扬、俏皮与黑色之处,也不少希望、憧憬与温暖之态。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一场语言的盛宴,也是一次艺术形式的创造。编剧黄纪苏的语言似狂风与暴雨,构成这部戏的最有力的基石。在艺术形式上,这部戏创造性地选择了“行走”这一意象作为自己的主要舞台表现手段。舞台上的演员们以各种步态,各种姿势,快的,慢的,奔跑的,瘸腿的,歪的,扭的,写实的,写意的……行走着。在以十字路口为基本造型的舞台上,“行走”自始自终都以一种强烈的元素在舞台上存在着:是一种提醒,是一种心情,是甩不掉的历史,是放不下的未来。

  《我们走在大路上》在表现形式上调动了语言、形体、音乐、投影等四种要素,让多种舞台元素互相制衡也互相激发:舞台上出现了群魔乱舞、扭捏作态,背景的投影却可能是山崩地裂;舞台上的角色们可能在搔首弄姿,音乐却可能是如泣如诉,灯光可能是冷清寂寞;投影上的场面可能是一片和谐、万众欢腾,舞台上却可能冷如死灰,而一声遥远的萧声则在提醒着我们的前世今生。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缘起于共同经历了三十年世态人心变迁的各种群体的感叹,也是艺术家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勾连起的共同的惆怅以及对新世纪的期望。《我们走在大路上》的编剧黄纪苏,6年之前的《切•格瓦拉》一剧,以其切中时弊的利笔,暗合着新世纪以来改革路向的调整。此次创作《我们走在大路上》,也是用艺术的形式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做一个情感和心理上的梳理,目的是为未来寻找方向。黄纪苏自2003年即开始着手创作,以他社会学者的严谨与知识分子的自省,六易其稿。美术家王焕青作为导演并不为戏剧界所熟悉,但他却是黄纪苏最有力的搭档。王焕青从最开始就确立了这是一个以编剧为主体的“作者戏剧”,他一直致力于如何在舞台上以自己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把黄纪苏所构造的“行走”意象贯穿在舞台之上。该剧另外一位重要创作者是作曲侯牧人,他为《我们走在大路上》谱写的十二首歌曲,在剧中无不是点睛之笔。侯牧人远离音乐圈多年,这十二首歌曲也是这位引退多年的传奇摇滚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的对“中国摇滚二十年”的一份怀想。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舞台剧版由漫悟网站频道投资并与沈阳话剧团共同出品。这部“燃烧的史实、凛冽的戏剧”,将于10月27日-11月19日上演。在以后二十个夜晚里,有兴趣的观众不妨走进位于小庄的朝阳文化馆九个剧场的TNT小剧场,走进我们有的刚开始走、有的已经走了半程、有的越走越精神、有的越走委顿、有的走走停停,有的边走边唱的三十年。在“我们一起死,我们一起生,我们一起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声中,走出这似水如烟的三十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