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过士行又推新作《活着还是死去》让人含泪思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3:01 北京日报
昨天,剧作家过士行的尊严三部曲之二《活着还是死去》在国家话剧院紧张排练,记者采访了这位《北京晚报》记者出身的剧作家。 《活着还是死去》原名《火葬场》,它的全部场景就是一家火葬场的遗体告别室,一个生活没着落的魔术师和一个有点儿神经病的侦探构成独特的戏剧对抗,于是所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就在舞台上发生了。导演林兆华将该剧誉为“当代的《醒世恒言》”,因为剧中每一段悼词都让人在笑声中思索,甚至是含泪微笑,全剧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过士行说:“当记者那会儿,时常有老艺术家去世,由于工作需要时常跑火葬场,那里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后来家里亲人去世,又去过几次,更加深了这种感受。当一个人走完自己的一生时,他会想到自己一生是否有意义吗?很多人来不及想,这些本应该是活着时候想的。火葬场是人的尊严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于是,有了最初创作这个戏的想法。”该剧在2004年《厕所》上演的同时就已经写成了,今年得以排演。说到改名,过士行解释:“原来剧本是双标题,剧院大概觉得春节前夕演《火葬场》不合时宜,就决定把副题《活着还是死去》改成主题了,这无意中成了《哈姆雷特》中那句经典的台词。” 如今,还坚持写话剧的剧作家已经不多了,人们见到过士行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您最近忙什么呢?”“其实,这几年我一直没有停止写舞台剧,只是多数都没有在国内上演。”他说。2004年他的《鸟人》被法兰西喜剧院朗诵。2005年《厕所》被法国夏季风喜剧节朗诵,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播出。2006年,应邀为日本新国立剧场创作话剧《青蛙》并上演,应邀为挪威开放剧院创作《遗嘱》并上演。过士行无疑是被国外关注最多的当代剧作家。与国外戏剧人合作,过士行感受最多的就是那份从容与专注,他们中很多人并不富有,也是一般的生活水准,但是对艺术的尊重却十分令人敬佩。他说:“我现在已经放弃用北京话写作的方式,因为发现把北京土话翻译成外文特别困难,有时去外地演出,观众接受起来也会有一些障碍。《活着还是死去》就不是用北京话写的,但有时难免会漏出来,这没办法,别的语言我不会。” 从《鸟人》、《棋人》、《厕所》到此次的《活着还是死去》,著名导演林兆华成了与过士行合作最多的导演。昨天大导林兆华由衷地说:“过士行的才华和想像力让人着迷,导演能遇到这样的剧作家是一种幸福。”过士行也很感慨,“许多导演觉得我的剧本不好排,但是每次与大导林兆华的合作总是很默契。如果没有林兆华我很可能就写电视剧去了。” 在过士行看来,写戏写故事是最容易的,但是故事性越强越容易表面化,有深度的东西深入不进去。曾有人建议他把自己的话剧改成电视剧,他都拒绝了。他说:“不是所有话剧都适合拍电视剧,我的作品故事性都不是很强,就不适合这种改动。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到了我这个岁数,挣一把电视剧的钱几年精力都缓不过来,把正经事都耽误了。” 写了厕所,写火葬场,人间最不宜大张旗鼓宣扬的场所都被老过当成渲染人格尊严的焦点。过士行开玩笑说:“余生也晚矣!茶馆让老舍先生选择了,客厅(《雷雨》)让曹禺先生占了,我就剩下这个了!”那么这“尊严三部曲”之三还能写哪儿呢?他说:“现在还没想好,这社会发展太快,今天觉得不错的事过两年就不是事了,我要在纷乱的社会变化中寻找带有趋势性的东西。尊严之三也许会过几年再弄。我现在有了写历史三部曲的想法。” 过士行说自己的生活很简单,除了看书就是上网,很多信息都是通过网络了解的。他喜欢养鸟,家里鸟语花香,可他却说:“养鸟是为了拴住自己,每天照顾它们自己就不能满处乱跑,这样可以静下心来看书写作。” 有人说,过士行的戏就像北京二锅头,味醇、好喝有后劲,而这美酒的背后少不了一个漫长寂寞的酝酿过程。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