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华不想把《活着还是死去》变成闹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14:44 新浪娱乐
林兆华不想把《活着还是死去》变成闹剧

林兆华不想把《活着还是死去》变成闹剧 林兆华不想把《活着还是死去》变成闹剧 林兆华不想把《活着还是死去》变成闹剧
林兆华不想把《活着还是死去》变成闹剧
林兆华过士行相惜 林兆华谈观点 主创合影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主持人:因为这个戏一直发生在一个火葬场里,最后说这个火葬场也是非法的,老板都跑了,那儿的工人要找这里的老板要钱,我觉得看的时候觉得不可能火葬场是假的,但实际的时候可能生活中真的是有的。

  林熙越:现在墓地都私人承包了,别说火葬场了。(笑)

  主持人:林导,这里面的角色因为在使用不同的方言,比如火葬场的老板是一嘴的京片子,给死去的小姐送终的小姐来自五湖四海,各种口音,您能不能谈谈方言在这里面出现是什么?

  林兆华:很简单,搞这个业的各地都有,恰恰有些人有的在这个地方、有的在那个地方,说母语特别生动,发言演员他是哪的人看说母语特别好,就看行了,特别简单。

  主持人:火葬场的老板京片子在这部戏整场让我感觉都愤怒的地方,这个火葬场老板这个角色一出场就会给这个戏一些喜剧的成份,那个京片子很有效果。

  林兆华:看是什么效果,戏剧的因素不在那里,这个喜剧最本质的是过士行先生语言背后的黑色

幽默

  主持人: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是你选择的还是过老师选择的?

  林兆华不想把《活着还是死去》变成闹剧

    过士行:都不是,是演员自己选择的,演员实际上受了点儿小品的影响,生活化了,这个戏要求哲理话并不是生活话。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并不喜欢这个方言?

  过士行:我跟那个演员交流过一点。

  主持人:反正他这个风格跟这个戏来讲有一定的差距。

  林兆华:因为这个戏很容易变成一个很搞笑的戏,也很容易变成一个闹剧,但是现在总体我处理的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觉得是沉重的。

  林兆华:如果那样子的话我就是对这个戏的大偏离了。

  过士行:后来我跟演员开玩笑普遍是服装弄成这样的,因为他穿了一个地主的服装,可能穿西装好一点。

  林兆华:你可以换换试试。

  网友:《幻化一条街》的问题是问过老师的,这部戏会延续这个戏的风格吗?

  过士行:不一样,《幻化一条街》是从语言的调度表现这种存在的荒谬性,这个是从尊严角度,所以不太一样。另外我本人对风格有一种看法,觉得风格是一种无奈,比如被别人看出某些风格有相似的时候,就像看人走路似的一看这个姿势就是你,但是作为创作者是没有要强调一种姿态的,肯定是一个戏一个样是最好的。

  主持人:其实是在求变,如果变不了是自己的缺陷。

  过士行:你再变多少会留一点儿尾巴。

  主持人:没办法,不可能完全改变。

  过士行:可能敏感的人会顺着这个尾巴把你找出来,但是大部分情况是找不到的,你会觉得这两部戏差的太多了,不一样,这是最好的。

  网友:想问一下侦探在这个戏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化身?

  过士行:侦探没有划分,侦探就是代表一种精神,侦探就是警察的那种,是一种卫道士,要把什么东西坚持到底,把什么清查干净。

  林熙越:主要是要把城市打扫的一尘不染。

  网友:我看了这部戏以外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楚辞的这些悼词能够让死者安息,推不动的床能够推走升天?

  过士行:这个话不好回答,说句不介意的话,只有一天自己面临这个处境的时候听到这个悼词会有反应的。

 《活着还是死去》就是罐装食品

  网友:这部戏里安排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好像做了改编,那部分台词听不清楚。

  过士行:我解释一下,不是做了现代的改编,是《楚辞》的原著翻译过来的,翻译成白话,因为用原文听不懂,这是我们古典文学的精粹。

  主持人:我昨天在现场听,我觉得声音效果我也听不清楚。

  过士行:可能跟音响有关系,音响设备可能有问题,有几排极其不好。另外听不清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确实听不清,还有一个那个词比较生僻。

  林熙越:没来得及想就过去了。(笑)

  主持人:林导,您不介意观众有这种反应吗?

  林兆华:不介意,弄一个戏这是正常的。

  主持人:听不听得懂无所谓?

  林兆华:当然得听得懂了,但是百分之百的叫观众听懂是不大可能的,都听清楚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您编一个戏观众听不懂,不要紧吗?

  过士行:那部分少听两句、多听两句没关系。

  主持人:楚辞说的听明白就行了。

  过士行:因为大量的表达意思就是用吃喝玩乐勾引亡魂,把这个意思说明白了铺张渲染都是这个意思。

  林熙越:可能有一些人不知道屈原《楚辞》招魂篇的意思是什么,当不知道这个内容的时候听我们这个词肯定是有困难的,得猜是什么意思,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如果知道了,比如现在大家说《离骚》大家知道,《招魂》大家知道的少。

  过士行:这里头也有《离骚》的东西。

  主持人:不觉得这样做让观众准备的知识太多吗?

  过士行:没让他准备,都准备好了,就是罐装的,打开。比如我们要招魂必须要有楚辞吧,不能以观众看得懂为标准,比如围棋,李昌昊得考虑这个观众懂不懂,下一个简单明了的,完蛋了。

  林兆华:懂不懂,招魂的那个东西不影响你看戏。

  过士行:可能会对你对古典文学的知识储备不够是一种打击,背后再下工夫。

  主持人:对,严重打击了我,我一直觉得我还是有文学知识的。

  过士行:但是不影响你在新浪工作。(笑)

  主持人:但是影响了我对自己的评判。(笑)

  过士行:清华校长都不知道那个字念什么,你怕什么啊,送那个礼,打开那个对联以后,清华的校长都不知道这个字,您怕什么。

  网友:这部戏给人一种真实的荒诞的感觉,想问一下林导对林熙越的表演是怎么评价的?

  林兆华:我认为贴近我要求的表演状态,因为我几部戏都试图的追求,演员的状态很重要的是体验,如果演员在舞台上永远表示在既是又不是的状态,是非常难的,这样的演员才能松得下来,基本能达到这样,我是挺满意的。

  主持人:这个戏里还有一个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一群三陪小姐在给逝去的三陪小姐唱那个话剧,第二个选的是中国传统的京剧《苏三起解》,而且是非常经典的那段,这个是您的安排还是林导的安排,为什么选择这段?

  过士行:第一没有版权,第二是传统,否则认为你是横生枝节胡编的,苏三都成那样了还说我下辈子怎么怎么样,多伟大,现在都是借钱不还嘛。

  主持人:所以我看这段的时候也产生了浪漫主义的想法,如果这个戏再追问的话是不是追问到三陪小姐也是有非常真实的、非常美好的爱情的?

  过士行:三陪小姐的现象作为社会来说是一种不太好的现象、不太良的现象,但是作为三陪小姐的个人我们社会对她们要当人去看,要尊重这些个人,我觉得这是一种态度。

  主持人:所以在林熙越演的这个人物楚辞的台词里面也有很多,说想起了李香君、杜十娘、苏三,她们的故事被广为传播的这样一些三陪小姐的故事,用现在的话说,过去怎么叫?

  过士行:过去就是妓女,她们就是娼妓。

  主持人:是这么定位她们的吗?

  过士行:江南名妓,或者秦淮八艳,但是这也不是职称,职称就是妓女。

  网友:在这部戏里还是感觉到了北京特有的俚语藏在里面的。

  过士行:那不太多,一不留神的,还有演员北京化了一些,没有强调这个。

  主持人:在这个戏里有一个人,侦探这个角色,我看的时候我觉得他在这个戏里显得的很笨拙,是表演的原因还是说就给他设置这样一个角色,因为非要怀疑这个问题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