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话剧百年-话剧《望天吼》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17:45 新浪娱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究竟是何涵义?天津人艺来京上演的话剧《望天吼》给出了贴切且深刻的解读。 《望天吼》首先是个好故事,讲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古玩店老板赵如圭嗜玉如命,他收购了溥仪带出皇宫的国宝玉器“望天吼”,视这块宝玉为民族魂魄的化身。日本人左藤盯上了望天吼,借机要挟,赵如圭无奈之中把一件赝品送给左藤销事,却把自己推到危机关卡。当打定注意用炸弹与日本人同归于尽之前,赵如圭宁肯把一生收藏的连城宝玉一一砸烂也不愿被外族所掠…… 《望天吼》表现的是天津人被日本占领时期的一种真实活法,有着浓郁的卫派文化特色。剧中运用了大量民俗文化元素如娃娃大哥、鬼市、洗三、订婚仪式等。此外,剧中描述玉文化的大段独白及展示码头文化的情节设置,都将增进观众对天津文化的了解。剧中主人公赵如圭以圆滑应酬处世,以淡漠生死对抗敌人,以满腔热情报国,表现天津老百姓不屈不挠的精神。 曲折精彩的故事背后说头儿、讲究也不少。《望天吼》凸显了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玉文化、码头文化、民俗文化,而且全剧无处不渗透着对玉文化的解读。主人公赵如圭一生精研玉器,推崇的是玉的“温润其外,刚脆其内,外圆内方”。他以玉的德性和玉的精神自况,自比玉中君子,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处世准则。而当民族危亡之际,他又用生命说出了玉之精髓——“温、润、光、泽”为其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其实。 《望天吼》历史背景 一. 天津事件:1931年11月8日至28日,驻天津日本租界的日军和汉奸张璧组织的便衣队不断向驻天津的中国军警发动武装挑衅,并提出撤退中国军队.绝对取缔抗日活动等无理要求。使称此次事件为“天津事件”。 二. 鬼市:《避暑录话》:“海边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此种半夜贸易作买卖的场合被人称为“鬼市”。天津“鬼市”在南开区西市大街,原貌无存,现为通衢。 三. 洗三,又称洗儿:旧时风习,婴儿出生后三日或满月时,会集亲友,为婴儿洗浴,故有此称。唐人多于婴儿出生三日为之洗身。至北宋尚沿此习。 四. 娃娃大哥:旧时风习。如新婚夫妇婚后不生育,即去天后宫(娘娘宫)抱回一个泥胎娃娃,供养在家,称之“娃娃大哥”。 五. 望天吼:明代杨慎(字升庵)《升庵外集》,“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吼,今钟上钮是也……”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