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在中国戏剧百年华诞之际,中国话剧团、上海话剧团、北京人艺等话剧专业团体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剧目,可谓好剧连台;而很多长期活跃在影视剧和歌坛的明星们也都纷纷走上话剧舞台,为戏剧百年现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近一周来,北京每晚有十几台话剧在同时上演,国内话剧市场出现了多年未遇的火热场面,而在热闹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和质疑的声音。著名话剧演员冯远征认为:明星话剧不能算话剧,只能算小品或舞台剧的一种,而到底算什么还有待界定。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随后,一篇《冯远征炮轰明星话剧》的报道被各大娱乐纷纷转载,一石激起千层浪,冯远征的这句话又一次引起了关于明星话剧的大讨论。针对明星话剧现象,记者独家采访到了冯远征本人,他首次详细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最近的一些质疑进行回应。
明星话剧不是话剧 但确实利于话剧
可以肯定明星玩票话剧是一件好事,首先,话剧对明星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说明广大观众十分关注这个舞台,这个艺术形式还在他们的视野内;另外,不可否认明星话剧是非常有市场的,他们让更多的人走进了剧场,明星自身的号召力再加上大力度的宣传,这种商业运作模式是我们这些搞话剧的专业话剧团需要认真学习的。但我还要再次强调,明星话剧不能算话剧,话剧还由专业演员来演,很多观众都对此十分不理解,我在这里用京剧来打个比方,京剧演员都要作科多年才能登台演出,如果一群外行人穿上行头画上脸唱一出大戏,大家认为能算京剧吗?同属舞台艺术的话剧也是如此,一定受过多年正规训练的话剧演员来演才叫话剧。
话剧的事还要话剧人自己解决
现在话剧市场很热闹,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明星话剧,是他们带动了市场。但我认为明星终究拯救不了话剧。明星一年演一次,观众中绝大多数是歌迷、影迷、粉丝,他们看完了这场就不会再进剧院看别的话剧。我敢肯定的说看明星话剧的观众中,真正的话剧观众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而来人艺看《茶馆》的观众中,肯定都是话剧观众,他们肯定还看过人艺的其它剧目。这些明星话剧的明星们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有可能会从其中培养出一些话剧爱好者,但是,最终话剧的事还是要话剧人自己解决。
称话剧是小品 并没有贬义
我曾说明星话剧是拉长的小品,这句话后来被媒体当作大标题,号称我炮轰明星话剧,搞得很多朋友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变成老愤青了。其实我说这句话的本意并没有贬低明星话剧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阐明现在明星话剧普遍运用的一个套路。小品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有人把小品看成是贬低的话,那真是大错特错了。一部小品要把矛盾冲突在有限的时间里浓缩并放大,其创作难度不亚于一部数小时的话剧,为什么赵本山老师是大师?因为他熟知这门艺术的规律!并认真地遵循这个规律进行创造。如果一部明星话剧能让观众整场欢笑不断,不管它是不是话剧,我个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出色的舞台作品!
话剧要与时具近 更要尊重和继承传统
话剧要发展必须变化和创新,要与时具进,但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必须在话剧的基本规律和模式之上有些传统继承下去。北京人艺每次复排话剧都要有所创新和改进,这次《全家福》跟以往的改动就非常大,为了使叙事节奏变得更加紧凑删了很多戏。昨天还有一个报纸批评我有保守封闭的山头意识,让我哭笑不得。我不是话剧界的山大王,话剧院也不是我们家的后院,我只是想说,如果有人真的想来演话剧,首先要尊重和热爱话剧,了解话剧固有的艺术规律,然后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和学习。如果在舞台上一味的恶搞、耍贫嘴,并冠以话剧之名,这样的所谓话剧我个人无法接受。
《全家福》里王满堂有一句台词我觉得值得我们思考,他对儿子说“北京中轴上最挡道的是故宫,你打听下什么时候拆故宫啊?!”我想说,如果话剧没了规律,还叫话剧吗?
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
今年的话剧市场所有回暖,但远远谈不上火爆,专业话剧团体的运营仍然处于困境中,很多话剧叫好不叫座,都是赔钱在演。国内话剧团体的商业运作能力和经验上存在很大的缺憾,因此话剧一定要进行创新和改革,剧团需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一个支点,我认为孟京辉的《艳遇》(blog)、葛尤的《西望长安》包括黄磊、袁泉(blog)的《暗恋桃花源(blog)》已经为话剧的繁荣指明了方向,但是这条路还不够宽,他们的模式只是其中之一,我听说上海话剧团以影视盘活话剧,这些都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话剧的发展和繁荣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方向的探索和努力。话剧的魅力完全不同于影视剧,话剧所带给演员和观众的艺术享受是电视和电视所无法比拟的,冯远征希望广大观众都能来支持我们的话剧,关注话剧,谢谢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