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葛优直面“明星话剧”负面言论 为观众做戏(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10:41 新浪娱乐
葛优 葛优 葛优 葛优 新浪娱乐讯 由葛优主演的《西望长安》将于五一期间开始北京第二轮演出。4月18日,该剧组再次召开发布会,葛优亲临现场,回答了媒体的提问并表示出演出成功的信心。 “全国巡演后,戏越来越好了,我也更有信心了” 经过全国巡演,葛优此刻的信心远远胜过了几个月前。谈到目前的状态,葛优说:“全国巡演后,戏越来越好了,观众们非常喜欢。我更有信心了,有的时候即使出现忘词,也能用表演遮掩过去。有时候我在台上忘词,但是我当时就能想出其他的话,观众绝对看不出来。我现在状态不错,一路演过来一点都没有消瘦。” “一些专业人做话剧是为了艺术,我是为了观众” 日前一些话剧专业人士曾指出“明星话剧不是真正的话剧”。对于这种言论,葛优显得不平。葛优说:“有人说我们没有舞台功力,比如要用麦克风之类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只是我不希望我们做到了,却因此让观众中途退场。其实演话剧只有首都剧场(blog)可以不带麦克风,保利剧院都不行,外地的条件更达不到,不信你让他来试试!(该处‘他’指提出言论意见的人)” 葛优又说:“有的专业人做话剧是为了艺术,但是观众为什莫经常只有一半人?其实很多事情大家都明白。他们是为了艺术,我是为了观众,观众喜欢看、能走到剧场来,就说明这个戏是成功了!” “这部戏的缺点就是由于我而削弱了别人” 笔者问葛优:“你有没有看过最近的其他话剧演出?你认为《西望长安》的演出水平在国内处于什末位置?” 葛优沉吟着说:“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其他的演出。但是如果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西望长安》一定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如果从明星角度来说,那就是我,也属于第一的。如果说还有什末不足,那就是这个戏为了凸显我而削弱了其他演员的戏份。最后让观众经常只是看我,而不是看戏。” 葛优出现了“语言矛盾” 接受采访时,葛优说:“有的人说我们不忠实于原著,但是假如不改剧本,就按照以前的剧本来演根本不会出现现在的剧场效果,观众也看不下去。” 笔者提醒葛优:“娄乃鸣导演曾在4月7日话剧百年研讨会上说过‘名著只能删不能改,我只是把原著删掉了几万字,并没有改动。’” 葛优听到此处,说道:“哦……那就是没改,只是删了……” (写到此处,笔者不禁试问“删与改的界定为什莫会在一位主演口中模糊不清,是主创人员的疏忽,还是评论声音的疏忽?不忠实于原著究竟是剧本内容还是舞台形式?”) 《西望长安》作为2007年第一部大戏,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虽然意见褒贬不一,但是观众对于该剧的认可度还是令人满意。虽然正如葛优本人所说:“许多观众就是为了看我,而不是为了看戏本身。” 话剧百年纪念活动自从4月开展以来,许多话剧专业人士也开始探讨“明星话剧”的问题。有人认为“明星在玩票”,有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话剧,但是对话剧发展也有帮助”。葛优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其回答也代表了许多人士的相反意见——“观众来看戏既是成功。”的确,让观众走进剧场,是一部戏的首要任务。至于是在剧场里取悦观众还是教育观众,这应该是第二步的问题。 有专家谈到“话剧不应该仅仅是“曲高和寡”的“小众艺术”,而是应该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和传播,这是中国话剧的百年传统”。这句话充分说明话剧是需要依靠观众的。虽然随着商业气息的日益浓郁,引导观众进入剧场的手段越来越趋向于“明星+炒作”,但这些行为恐怕也是当前话剧形势下的“必要之举”。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票房因为明星而提高了,是否证明了出现了一部优秀作品?这恐怕还有待专业上的研究。毕竟“优秀”一词还是有很强的范围界定,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尺度。 有的导演说过,自己排某一部戏请某些明星包括宣传与炒作都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很多事情必须要和市场商业接轨。这种言论究竟是感慨地自嘲,还是表明自己本身“专业”只是身处无奈,其实并不重要。一部话剧作品的优劣并不在于它是否有明星,是否有大量票房,而在于主创人员是否以专业标准进行创作并有良好呈现。获得观众的笑声对于舞台工作者来说并不算难事,但能够在欢笑之后留有思考和余味,能够记住剧中的某些精彩片段及人物,这就需要真正的“舞”来支撑,而不是商业上的“功利”所能左右的。杨申/文 小舟/图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