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圈中人各谈话剧百年 当传统遭遇先锋的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0:06  华夏时报

  4月26日—5月13日,老舍先生经典名作《骆驼祥子》在跨首演半个世纪之后,由导演顾威携于震(blog)、王茜(blog)华、孙骁潇、杨家音等人艺的年轻演员们一起重新建组与观众在首都剧场(blog)见面。4月26日—5月7日,这出由中国“黄金第一编”邹静之(blog)编剧的处女作话剧《我爱桃花》将在人艺小剧场与观众见面,而4月28日—5月7日男生版《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也将在人艺实验剧场亮相。这部由毕业于中戏的李伯男导演执导的,著名音乐人小柯(blog)主演的先锋(实验)剧《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和《我爱桃花》一样,与经典老剧《骆驼祥子》遭遇在同一个人艺大院里。届时,观众的走向与分流何去何从?也许真的会是难以抉择的事情。

  顾威:第二个话剧百年还得是中国的

  记者在《骆驼祥子》排练现场感到“寒冷的风”不停地吹,让人由不得想裹紧身上的衣服;而在《骆驼祥子》首演现场,当虎妞离去时,记者发现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顾威导演说他的《骆驼祥子》就想体现老北京的东西,想留住这些东西。所以,要求演员们在戏里得讲90年前的北京方言。休息时,小演员们告诉记者,90年前的北京话“老应儿”(laoyingre)就是太阳……

  顾导告诉记者,这只是表面的,更深的是想把90年前老北京底层人群间的人情、义气作为这次戏的体现重点。顾导说:“这些恰恰是今人丢得最干净的东西。”

  对于这部经典老剧,顾导在道具技术等方面采用了不少现代的手段,也对剧本里很多貌似不合情理的地方稍作了改动。比如虎妞勾祥子到账房给他吃喝,顾导觉得这么隐秘的事情在账房完成不太合乎常理,于是把这一幕改在了虎妞的闺房。诸如此类的细节改动,顾导历数了很多处,但对于话剧标本经典话剧的意义,顾导说:“蓝天野老师就说得很好:‘搞中国的话剧。’今年是话剧百年,第二个话剧百年还得是中国的,我觉得它的根就在这片土壤上。我才干了45年,算是小字号的,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希望以后干话剧的人也能够坚持。”

  王茜华:这是一个带有王茜华色彩的“虎妞”

  王茜华给记者的感觉是非常“虎妞”,很实在的一种感觉。说起自己对虎妞这个人物的理解,王茜华说,最初的时候她和很多人一样,对虎妞的印象就是斯琴高娃版的虎妞——有点男人气、不好看、比较鲁的。但真正接触后觉得虎妞是区别于当时社会其他女人的一个女人,比较叛逆、有性格,但追求爱情时也很单纯的女人。说到自己对虎妞这个角色的突破,王茜华很实在地说:“我个人认为没什么突破,能照着婉芬老师演好这个角色就挺好了。50年前李婉芬老师她们演了有300多场《骆驼祥子》,每个调度、每一句话都很精致,而我们用了一两个月时间就排完了对人物的感觉,所以,现在和过去没法比,现在不如过去经典,或者说我不信,如果现在比过去经典了,那就不叫经典了。艺术就是艺术,它不是数学一加一能等于二。”但王茜华也道出了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年龄优势。她的年龄是演虎妞演员中最贴近小说中虎妞年龄的。同时,王茜华表示:“有一点我跟婉芬老师不一样,那就是对虎妞的理解,大方向是一样的,但各自的表现力是不同的,所以,我演的虎妞一定是一个带有王茜华色彩的虎妞!”

  李伯男:丁小白是当代的祥子

  采访李伯男导演的时候,他有点儿不在状态,看上去非常疲惫。据说他们近一周以来几乎天天排练到半夜12点以后。

  李伯男这样说他的话剧:“我的话剧是传统的,比如从整个话剧的形态然后再到表演的美学追求都是传统的。但从某种层面说可能有先锋的因素。比如新题材、新人物以及在戏剧的表现形式中将广播媒介和戏剧讲述方式进行了结合,应该是一种新的尝试。话剧就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李伯男告诉记者:“话剧是手工艺品,它不是工业化生产。我一直在做小剧场的话剧,也面临生存等难题,但我反对以赚钱为目的、用话剧去敛财的做法,对话剧要用敬畏心。如果以赚钱为主要目,话剧就变味了。”

  对于《胡来》和《骆骆祥子》同期演出,李伯男说,先锋戏剧不会给传统戏剧带来冲击或者观众的瓜分,相反会让更多人走进剧场。《胡来》表现的是一个当代社会的男人“祥子”,《骆骆祥子》是旧社会的“祥子”。

  小柯:我是外行之外行

  小柯演《胡来》之前,男生版的《胡来》已经在全国上演了136场。李伯男说:“小柯的那首《你说我容易吗》也136次打动过观众。”但用这首歌前戏逍堂却并没有和小柯事先通过气。小柯说:“听说这个事儿后,可能一般音乐人特生气,但我觉得非常高兴。当然相对于版权来说,这么做肯定是有问题的。他们戏逍堂可能会有些忐忑不安。演出时邀请我去看、去唱话剧里的歌,我一看,有些化敌为友的姿态。可一想,不能只唱一首歌吧,难免会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后来就跟他们提出我要参演,哪怕一句台词或者上台走一圈也行。可李伯男告诉我《胡来》只有一个男角色,就是男一号,你要敢演就来演一号。那我怕啥呀!那就演呗。”

  小柯告诉记者,没演之前他对话剧就是外行之外行,30多岁了看的话剧总数不超过10场,也都是《茶馆》、《骆驼祥子》等经典名剧。但一看《胡来》的光盘发现有着特别大的不同,给了他一个刺激,原来话剧可以这么演。

  进入话剧界也快大半年的小柯,从以前的不懂话剧到现在已经是对话剧非常崇敬了。他说:“话剧百年”对他也许并不显得意义多重大,但从演话剧以来,他变成一个话剧爱好者,曾追着看了好几场《哥本哈根》,而且现在逢人就告诉人家,吃完饭没事选择看话剧作为消遣方式,远比泡吧、卡拉(blog)OK等强得多。

  万芳:形式的追求,大于剧本

  万芳老师说:尽管话剧受着电视等媒介以及现代的各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但话剧具有自己本身的生命力。可近年来为什么没有好的剧本涌现,万芳老师说,一方面是影视剧的需求及带来的经济效应非常吸引剧作家们,另一方面是由于话剧舞台本身需求量很少。这也是一种无奈,造成了对于话剧的不够重视。近年来话剧对于形式的追求而忽略了剧本。还有一层是万芳老师结合自身这么多年创作影视及话剧的经验告诉记者:“相对来说话剧是创作难度最大的。”由此可见也不难理解,难度大的还报酬少,那么话剧的创作就需要真正热爱话剧的编剧来完成了。但万芳老师仍然乐观地相信,在今天这个不再压抑的年代,会有高水准的话剧本出现。

  黄纪苏:民间戏剧应该成长起来

  黄纪苏老师告诉记者,传统的话剧起到的应是一个论坛的作用,但目前的意识形态环境里,戏剧没有成为一个社会文化论坛。既然无法用猛火热炒当代现实问题,把剩饭剩菜搁

微波炉里热热即成了几乎惟一的选择。但先锋剧的出现,并不能吸引真正的知识分子,把话剧搞成一种小市民化了。

  黄纪苏说:“有希望的是真正的民间戏剧。”但他同时也认为民间戏剧的商业化造成的局面尽管热闹,却没什么品质,大学生做的话剧不错,可由于学生们流动性很大,也形不成气候。戏剧基本上是“卡拉OK”状态,时间长了观众懒得答理,创作者也就没信心,这种恶性循环,必然是每况愈下,只有真正的民间戏剧成长起来与院团戏剧和商业戏剧,形成一种互相竞争混合戏剧体制,才是话剧的好氛围。 刘龙烨/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