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百年话剧四世同堂 黄佐临:提出写意“戏剧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10:01 新京报
黄佐临(1906-1994) 在中国话剧界,关于导演素有“北焦南黄”之称。在与北京遥遥相望的上海,一位戏剧大师肖伯纳的“得意门生”在经历了反帝反封建的“孤岛”戏剧运动后,创建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在斯坦尼体系之外,他为中国引入了布莱希特戏剧体系,提出了更具中国特色的“写意戏剧观”。他就是倡导写意的“海派丰碑”黄佐临。 感言 父亲活着的时候,一生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今天我在这里代替他接受致敬,我希望父亲的在天之灵可以看到。我想,他是会高兴的。 父亲一辈子导演了百出话剧与十多部电影,去年是他的百岁年,今年是中国话剧的百岁年。作为一个戏剧人,他与中国戏剧几乎是同步生长着的。对于戏剧本身,他一直不停地在探索,他不想原地蹈步,当时五十年代的戏剧教育、戏剧理论、戏剧实践,都陷入了一种体系,一种方法里,他觉得不满足了,认为艺术方法没有唯一,是不能唯一的,他觉得艺术观应当多元,所以,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他致力于“戏剧观的探索和实践”,渐渐地提出了一个“写意戏剧观”的概念。我理解“戏剧观”的提出就是把戏剧提高到一个哲学的高度来对待。他用最简练的方法形象地比较着三种不同的戏剧观,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讲究当众孤独,布莱希特否定存在第四堵墙,人物直接对观众说话很长很长,而中国戏剧,是进出自由的,可以时而面对观众表白内心想法,立马又可进入舞台情景与对手交流。”父亲从来不把自己固定、定型,他永远在求新、求变,他永远在探索、在进取。对戏剧,他永远充满热情,他永远会支持年轻人。 ———黄佐临女儿黄蜀芹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曹雪萍 实习生 柯璐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