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百年话剧四世同堂 林兆华:排不动戏就看戏(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10:35 新京报
中国当代最重要、最高产的戏剧导演,被尊称为“大导”。 林兆华是话剧界当之无愧的“老顽童”。几十年的导演之路,一直在实践着“一戏一格”的朴素追求。他导演的作品,从《狗儿爷涅槃》到《白鹿原》,从《绝对信号》到《建筑大师》,一直包容着两股力量:一是在探究中国的乡土历史与现代文明,一是在寻求一种适合中国人表演风格的舞台风范。林兆华的艺术探索没有止境,也没有约束———这其中的核心动力,应该就是将这两股力量合二为一的努力。在艺术创作之外,林兆华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与提携更让人尊敬:他创办北大戏剧研究所,主持青年处女作剧展,邀请国际知名导演主持工作坊……这些戏剧教育工作,对于中国话剧的未来发展,功德无量。 感言 中国话剧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我会继续努力。还是排戏,到排不动戏的时候,就看戏。 花絮 未来的戏剧在东方 在谈到中国话剧在世界话剧领域内的地位时,林兆华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去欧洲看戏的经历。那是在1985年,他去欧洲参加伦敦LIFT戏剧节。从英国回来以后,和童道明、过士行聊天时,林兆华说了一句话“我看了这么多戏,惊人的戏剧西方也不多。我们东方的戏剧并不比他们差。未来的戏剧在东方。”此话一出,观众席中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中途哽咽 人称“大导”的林兆华先生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年纪,却依然对旧人旧事怀着强烈的感情。在发言时,他忽然提到之前李曼宜女士代于是之先生上台发言时,自己“偷偷地流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他感慨地说:“是于是之老师,还有人艺的老书记赵起扬,还有刁光覃老师这样一些老艺术家,培养了我。我经常说一些过头的话:中戏是我的妈,她也并不大爱我,北京人艺是我的爹,他也总把我当成逆子,但是没有爹妈也不会有我林兆华。” 没数量就没质量 提到关于市场的话题,林兆华表示自己“没有发言权”。 他认为,应该顺其自然。毕竟眼前就是这样的一个现实。但他同时强调,话剧的繁荣,首先要靠话剧数量的增加。林兆华感慨年轻人做戏很不容易,不像大剧团,钱有的是,“投很少钱就够一些青年人做好几年的戏,你就让他做去呗。”没数量就没质量,他总结说,话剧数量,是“越多越好”。 西方导演比咱牛 林兆华表示,想请美国导演罗伯特·威尔逊,来北京执导一出易卜生的名剧《海上夫人》。但是算下来总投资会超过280万,完全搞不定。他同时感慨西方导演的工作状态:“他前期工作派10个人来中国,你折腾那么久,他过来10几天把戏归拢归拢,就演出了。”最后拍着孟京辉的肩膀叹息说:“他西方导演比咱牛!”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天蓝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