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评论:《妈妈咪呀》魅力何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21:57 东方网
7月28日,我有幸在大剧院观看了洋音乐剧《妈妈咪呀》,感慨良多。因为这两年由于对中国戏剧的失望,我已不大看戏了,今年一共只进了两次剧场:一次是看昆曲《长生殿》,还有就是这一次。另外偶尔在央视戏剧频道看过几次直播。 不看戏的原因,是不想看,尤其是戏曲(话剧早就“死了”,剩下小剧场的戏大都是“卡拉OK”式的玩意儿)。我觉得我们的戏剧工作者,看了人家音乐剧以后,要思考为什么时下的中国戏剧不景气?为付么抓不住观众? 平心而论,以我们中国的舞台剧艺术标准而言,《妈妈咪呀》艺术上并不是最棒的,论技巧、演唱功夫,他们虽然咏叹调、小合唱、齐唱等很讲究,音乐也很有节奏感,乐队很整齐,但是,就演唱水准、音调的节奏变化等,与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演员比还是低了一个档次。以男高音为例,我们花脸演员(如尚长荣、孟广禄等)比他们强多了;而女声的唱法,中国戏曲界当前高水平的更是比比皆是。至于表演技巧,中国戏曲演员的功底更扎实,别的不说,就拿身段、眼神而言,西方国家演员是很难达到我们演员水平的。因此,《妈妈咪呀》演出后,中国的一些戏曲界人士才会通过媒介贬低此戏,这种贬低,是一种不服气。可能也有“酸葡萄”之感。 但是,有些事情不服气还是不行。《妈妈咪呀》的演出,还是出现了让我震撼的东西。一是它的演出始终充满激情,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让你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动,冲动什么?没有答案,可就是能抓住你。我注意到,这台戏的上座率,在大剧院这么大的剧场,几乎达到99%以上,放眼前后左右,我只看到不足10个空座位,其余都是满的。而且更令人惊诧的是,全剧演出中没有一个人“抽签”(中途退场),都是看到完的。虽说不少观众并不一定喜欢外国音乐剧,来着戏也不过是因为猎奇,或因为是包场送票,就来了。但据我的经验,若戏不抓人,包场送票的观众最易“抽签”,没自己掏口袋自然不珍惜。然而,这台音乐剧居然能做到没人中途退场,就极不容易了。上海的戏曲演出能做到吗? 其次,是这台戏富于时代感,剧情故事是现代人的,整台戏的节奏也颇快,而且风格比较幽默、轻松。故事说的是希腊小岛上一位美丽女孩索菲要结婚了,她从小就没有享受过父爱,也根本不知道生父是谁。偶然从母亲唐娜的日记中翻到,母亲年轻时曾与三个男人上过床,这三个男人都可能是她父亲,出于对父爱的向往,以及好奇,她自作主张地以母亲名义给三个“父亲嫌疑人”发了请柬,请他们来参加索菲婚礼,希望在婚礼上找到父亲。结果三个男人都来了,弄得唐娜手足无措,莫名其妙。唐娜得知此事乃女儿所为,大为光火。而这三个男人也都想当索菲的父亲,互相争夺不已,还提出与唐娜有感情纠葛的“证据”。一时矛盾交织,最后,女儿理解了母亲,决定中断婚礼与男友浪迹天涯寻找和享受自己的爱情,而唐娜则将女儿婚礼变成了自己的婚礼,决定与三个男人中的一个独身而又对自己痴情不改的那个男人喜结连理。有某编剧认为情节“缺失了体验与品味的艺术成分”(见《新民晚报》7月27日“文娱新闻版”),我感到这样的批评是牛头不对马嘴。这个戏是写现代人的,很能抓人,有悬念有矛盾,情节富于波澜,一步步向前推进,这就成功了,并不缺少“体验与品味的艺术成分”。盲目批评这样的戏,只能说明自身的浅薄。 三是这台戏非常平民化,充满了民主意识。戏里写到的,都是很普通的人,他们中虽有工程师、作家、宾馆经营者,但在戏里是最普通的人,是平民,大家都很平等,没有一个人在思想或行为上凌驾于别人之上。唐娜这么个人物,在我们这里戏中肯定是“女强人”,会对下属、对朋友、对昔日不成功的男友颐指气使,这就会讨人厌。但唐娜没有,依然是个性中的普通人。至于那位作家,其行事与普通工人无任何区别,这一切都显示了社会的公平、人与人的平等。但我们这里的戏,能做到吗?而对唐娜在婚恋上的“不慎”,剧中并未有批评,而是把解决问题的办法交给主人公自己,让剧中人自己去感悟。因此,我们看这部戏会觉得很亲近,有天马行空之感,没有任何欣赏障碍,不需要去进行沉重的感悟,而这不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民主意识的反映吗? 反观我们的戏剧,不仅某些剧目仍停留在封建意识的桎梏之下,而且所表现的大都是帝王将相、公子小姐的喜怒爱乐,有的戏到现在还沉缅于“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或“清官救百姓”、“宫廷斗争”之类,实际上是变相地在歌颂封建思想、以清官情结来代替民主意识。而某些写所谓“改革家”的戏(例如前几年广获好评的话剧《商鞅》),也只是强调了改革者本身的理想及他们推行改革的手段,而根本不触及改革的公平、公开、公正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最后便变成了统治者高层内部的权力角逐,与平民性、民主意识完全无关,人们简直不能理解这些是现代人写的戏。所以,《妈妈咪呀》吸引了中国观众,并不一定是它艺术技巧的成功,而是他的时代感、民主平等意识、平民化,而这正是中国戏剧当前最缺少的,中国观众远离戏剧也就不足为怪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