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音乐剧《蝶》故事情节费解 几句诗迷倒祝英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15:36 新民晚报
音乐剧《蝶》剧照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国产音乐剧《蝶》在音乐剧爱好者们的纷纷议论中,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亮相。记者在现场见到了不少沪上音乐界人士,他们都因获得了赠送的门票,而在这个湿冷的冬夜前来一睹该剧真貌。演出结束之后,许多人对记者说:“如果真的有人认同该剧制作人说的《蝶》‘为中国音乐剧发展设定了标准’的话,那么,中国音乐剧的道路,确实还很漫长。” 明星效应 难展身手 昨晚在演出过程中,观众的掌声虽然不太热烈,但次数还是不少。这是因为扮演祝英台的谭维维(听歌,blog),在上海拥有不少歌迷,有几位女孩子甚至还捧着鲜花。借用明星来造势,这是如今许多剧目用来提高人气的一大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谭维维为《蝶》的市场效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已经拥有《金沙》的演出经验,谭维维在《蝶》中的表演也很努力,但是,由于她扮演的祝英台性格比较单一,从一开始不满意被老爹(听歌)安排成婚礼主角而情绪低沉,到最后想跟着梁山伯出逃未成而悲惨地遭遇火刑,角色本身并没有给她提供施展身手的空间。因此,她只能始终保持忧郁的性格色彩,给人留下的印象,像是一位听了梁山伯胡诌几句不着边际的诗,就云里雾里自愿献身的女子。这样的角色效果让一些谭的“粉丝维生素”也感到失望。 音乐长进 舞蹈单一 三宝(听歌)为《蝶》投入了巨大精力,在北京的10场演出刚结束,就传出他在医院被抢救的消息。如果观看过同样由他作曲的《金沙》,再来聆听《蝶》的音乐,三宝的这部作品,在音乐推动人物和戏剧的结合与发展方面,有了很大的长进;主要角色的唱段,虽然缺少共鸣强烈的旋律,但还有不少较为酣畅的情感抒发和情境渲染,使得该剧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尽管群舞演员非常热情,场面也人多势众,经常能营造一定的气氛,可是舞蹈语汇明显匮乏,奔来跳去总是这么几个动作,相对于音乐要单调许多。这使人想起不久前在沪上演的《四十二街》中变幻多端、眼花缭乱的踢踏舞场面。国内的一些音乐剧制作者,深受传统综艺晚会歌伴舞、舞伴歌的影响,而对舞蹈在音乐剧中具有独立表现力缺乏把握能力。 头重脚轻 爱情荒诞 一些观众在与记者谈起该剧时,普遍认为《蝶》的戏剧结构、情节和角色设置,存在着较大的修改空间。也许是创作团队很想用一个诗意的故事,来展示隐晦的哲理,在整个戏剧进程中,上半场似乎都在为结尾的“化蝶”铺设伏笔,到了下半场老醉鬼说出一个20年前她与祝英台之父老爹的爱情悲剧后,才让人知道,这部《蝶》原来是老醉鬼和老爹之间的恩仇记演绎到了后代身上,让上半场的伏笔又显得缺少了意义。头重脚轻的情节缺少了戏剧的平衡感,使得许多观众看得很费力。尽管恩仇记在最后有了含混不清的答案,但看完演出之后,人们仍然不明白,这部音乐剧里的梁山伯,从一开始就拈花惹草,先让浪花儿春情荡漾连误喝了毒酒身亡也心甘情愿,又刻意引诱祝英台为了他被活活烧死也不怕,如此荒诞的爱情,在戏剧中既无必然的人物动机,又缺少情理支撑,还有什么美的价值呢?本报记者 杨建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