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林奕华:回首07年 谈谈我的“包法利夫人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02:20  南方都市报
林奕华:回首07年谈谈我的“包法利夫人们”
林奕华编导的这部《包法利夫人们》广受欢迎,07年在台湾和大陆多次上演,为中国话剧百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林奕华:回首07年谈谈我的“包法利夫人们”
排练现场

  关键词

  话剧年

  2007年是中国话剧一百周年。我的2007也是“话剧年”,十二个月在筹备两出新戏和三台重演中转眼过去。多番在内地港台三地穿梭往返,疲累是疲累,但喜见去年播下的种子长出了枝叶,或果实。

  台湾演出:在书店里附设剧院

  收获最大的,可能是06年夏天排演的《包法利夫人们》。要说这出由十一位台北艺术大学和一位台湾艺术大学学生担纲演出的舞台剧是“邀约不断”有点夸张,但自香港首演和在澳门演出两场后,它在2007年4月回到台北,一演便是十八场。

  上述这十八场《包法利夫人们》的场地不是任何一家台北人熟悉或已培养出情感的剧场,而是把诚品书店信义旗舰店六楼展览厅改装成每场可容纳四百观众的“春季舞台”。在书店里附设剧院,听上去多么恰如其分,又何其惹人遐思―――谁不想在那里看到一部部名著、新书被搬上舞台?光是意念本身,就值五颗星:对卖书和促成新的剧场观众,“书店剧场”真是一举两得―――剧团与书店都是赢家。但在实践这美妙的理想时,还是会像情侣在结婚后会遇上不那么浪漫的开门七件事。因为在戏的口碑一天没传出去前,大家还是会担心这次“结合”是否真有足够的理性基础。

  譬如说,台湾的观剧人口到底有多少?他们有每天留意戏剧信息的习惯吗?愿意在下班与下课后来看戏的,又能负担一个比小剧场贵的票价吗?乍看诚品书店在台湾有一定支持者,原来爱逛书店不代表一定买书,更遑论奉旨支持书店主办的戏剧演出。有那么一度,制作人和我都因担心观众根本对“书店剧场”兴趣缺缺而面临这十八场《包法利夫人们》会惨烈铩羽。

  转折点是在首演场之后,演员的出彩表现造成网络上的热烈讨论,之后一晚一晚的上座率便在我们的提心吊胆下成功冲破九成。即是说,对一个观众还是抱着观望态度的剧场和剧团来说,超过五千观众人次的《包法利夫人们》还是证明了“她”有一定吸引力。有说是以“女性”(名媛)和“时尚”为题材的戏剧在台湾是凤毛麟角,而它们正好是粉领族和中、大学生的焦点所在。但现场观众层面之广却反映另一面貌:平日较多年轻人,周末则涌现大量中年或以上族群,加上门票主要在临开场前速售,似在说明“书店剧场”极有可能是缔造更新、更广的剧场观众的温床。

  我视这十八场在诚品书店的《包法利夫人们》是“既小众,又大众(既小剧场,又中剧场)”一次颇见成绩的“实验”。成果是,它告诉台北的戏剧工作者,观众是愿意尝试新品种的戏剧的。只要当时《包法利夫人们》能继续加演下去―――当我看见在十场之后每天仍有鱼贯上门的观众,和他们不怕三小时“屈”在空间比一般剧场来得小的观众席上把戏看完,我的直觉已告诉我,这出戏应该连演三十至五十场也没问题―――以及,在它能演到三个月至一百场时,它的“市场”便能自动建立起来。

  较为可惜的是,有观众,但场地未能配合。这涉及到“书店剧场”作为一种经营概念,它能在多少时间之后才能为书店带来实际利益。《包法利夫人们》07年4月在台北带来的一股“戏剧春天”气息,随着5月的到来便消散在人群中。

  京沪演出:把戏变成“明星”

  却没想到在5月赴北京参加“相约北京”艺术节后玉成了12月巡回上海、北京、西安的《包法利夫人们》第三轮演出。5月去北京时,刚好遇上赖声川(blog)导演的《暗恋桃花源(blog)》与孟京辉(孟京辉吧)导演的《两条狗的生活意见》都在演,前者是燃烧效应尚在延续,后者是刚推出接受“市场”测试。到了12月重游北京,我看见《两条狗》在上海北京已演得如火如荼,赖导的下一波《那一夜,Women说相声》又充当新兵角色。

  这两出戏的热演给我不少对《包法利夫人们》在上海、北京的反应的思考。在上海的演出场地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未上演前,预售情况可说理想,然而当正式开演口碑流传,每天还是增添不少现场票。于是,一个在伦敦西区(WestEnd)或纽约外百老汇(OffBroadway)的观众氛围便出现在剧场里外―――除了观众,还有潜在观众和推动他们入场的媒体与网上讨论。

  五场上海的演出圆满结束后,北京的八场又是另一番气象和局面。如果说上海的戏剧信息和观众效应趋向“集中”,北京便是更为“分散”。是以在吸引剧场观众的手段上,“明星”仍是最收效果一招。客观现实虽然如此,这次在儿童艺术剧场上演《包法利夫人们》还是让我大大增加了“做中型剧场一定要用口碑引来观众”的信心和决心―――“话剧”到底要打破被“消费”的命运,或者还是要由把戏变成“明星”开始。

  包法利夫人,大众还是小众?

  我们说要去欧美看歌舞剧,通常都只叫得出剧名而不知道由谁主演,《悲惨世界》、《歌声魅影》与《妈妈咪亚》皆如是。又或者,在英国伦敦从国家剧院移师西区的话剧,如《历史系男孩》,叫好的是剧本与演员,而不是有哪些大明星撑场。你或会说目前中国的市场仍未有足够的文化环境造就对戏剧内容要求更有深度的大众,但我是强烈地感觉到,恰恰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既大众,又小众”的戏剧反为有利。

  “既大众,又小众”的意思,就是既为观众提供愉悦的官能感受,又让他们有沉淀下来面对自己的时刻。唯有换个位置和角度看待自己,看待生活,或是麻木,或是钝化的心灵才有机会重新跃动。《包法利夫人们》过去一年在大陆和台湾的巡演证实了这个工程或才刚起步,但它不是没有可能在将来起飞―――多次在剧场里遇到把戏重看两三次或以上的观众,更有人专程从福州飞到上海,只因为听到朋友推荐。

  我的“她”和“他”

  除夕是《包法利夫人们》在西安的尾场,也是“她”的第四十九场。侧闻上海已在等“她”回去。第五十场是指日可待。1月1日离开大陆飞往台北,是要马上投入《水浒传(林奕华:回首07年谈谈我的“包法利夫人们”)》在4至6日的重演,接下来是“他”在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的巡回;中间还夹着詹瑞文(詹瑞文吧)的《万千师奶贺台庆(赠兴版)》(1月12日至2月3日)和《万世歌王》(5月)的重演―――但愿这些作品的接触面愈来愈广,真能在推动社会进步上产生某种效应。“进步”所包括的,是观众能够明白戏剧到底不是为所提出的问题提供答案,而是在演出的铺排与氛围中,让每个人得到更多自我观照与反复思维的空间。

  2007年的经验让我更清楚看到我眼中的“戏剧”的未来,这就是中国话剧一百周年对我的意义。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罗志明侵权举报电话:020-8738592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