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邹静之辩驳争议:倒写《莲花》被指过于玩形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10:10 北京娱乐信报
著名编剧邹静之为北京人艺创作的话剧《莲花》正在首都剧场(blog)如火如荼地上演。一部夫妻因财反目的故事本不新鲜,但邹静之倒着写出的剧本却引起了不少争论。有人说《莲花》更像是浓缩了的舞台电视剧,有人质疑倒着写的剧本是否过于注重玩形式。而编剧邹静之却毫不含糊地回应说,话剧像电视剧也无妨,倒着写更是在现实主义戏剧上迈出的一大步。 先看作品 开场其实是“结局” 对于北京人艺来说,导演任鸣、编剧邹静之和演员陈小艺( blog)这样的金牌组合并不新鲜。然而《莲花》一剧之所以能在大腕儿云集的北京人艺一炮打响,与编剧邹静之倒着写的剧本不无关系。 坊间女子莲花,一开场便央求西装革履的丈夫不要再卖古玩,跟她回家好好过日子,当丈夫绝情地抛弃她后,她开枪杀死了丈夫并随即自杀。大幕拉开,演不多时便是两声摄人心魄的枪声。场灯再亮,穿着锦缎睡袍、与戏子有染的丈夫突换酒店,甩开结发之妻;接下来,每一幕的时间都比上一幕提前10天左右,从丈夫初入古玩行的茫然无措,到莲花逼着丈夫卖掉自己淘来的瓷碗,最后一幕竟是夫妻二人回归平凡生活,吃不饱,穿不暖,还被债主殴打,但二人却如胶似漆,互相推让烤白薯的一幕带给观众强烈的温情感受。一般的戏剧都是从平淡到高潮,而《莲花》却是从高潮到平静。 让人想起《五月槐花香》 很多人看到《莲花》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邹静之的另一部电视剧作品《五月槐花香》。邹静之自己也曾说过,《五月槐花香》的茹二奶奶单拎出来就能成为一段戏。而《莲花》似乎就是《五月槐花香》的另一种演绎。 莲花与“槐花”都是以古玩行当为题材,剧中人物的恩怨情仇全都由古玩而起。《五月槐花香》中茹二奶奶生活在富贵人家,渴望真情。《莲花》中的女主人公莲花生活贫困,对财富无止境的追求让她将丈夫逼入了花花世界。人财两空的莲花却在绝望中疯狂。 但《五月槐花香》寄托着人们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期望,而《莲花》却是一部毫不留情的讽刺寓言。 再说争议 争议一:像在舞台演电视剧? 《莲花》首演之后,就有观众提出异议,表示虽轻松好看,但是却带着点舞台电视剧的味道,缺乏戏剧张力。 “话剧艺术讲求人性深度和思想深度,我们通常觉得话剧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挖掘人物灵魂深处,它在情节上虽不如电视剧细致,但却能在思想上取胜。如今《莲花》用一幕幕的情节展现出事情发展的过程,过于偏重对情节的交待,观众在每一幕间还来不及细细思索就要进入下一幕的故事;这使得《莲花》看上去像是一部浓缩了的电视剧的舞台版。”一位观众表示。 还有些年轻观众说,这个故事看上去有着古典悲剧秦香莲的影子,对于男女关系似乎应当多一些现代性的思考,不然就和电视剧别无二致。 回应:像电视剧没什么不好 “我没有研究过戏剧和电视剧的区别。我不知道是我写电视剧写多了,还是有些人看电视剧看多了,才说《莲花》看着像电视剧?我觉得如果话剧能像电视剧那样轻松引人,电视剧也能拍出话剧那样高深的感觉,那也没什么不好啊。这两者并不是‘非公即母’的关系。”邹静之如是说。 争议二:倒叙是在“玩”形式? 第二个争论更为激烈,那就是《莲花》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有没有必要倒着写。首演当晚,人艺艺委会成员梁冠华就提出,倒着写剧本是否加强了戏剧的感染力?如果正着写依然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那么倒着写还有意义吗? 而据记者了解,在人艺历次组织的专家讨论会上,《莲花》引起了最为激烈的讨论。虽然讨论会的内容没有向记者公开,但可想而知,这部倒着写的现实主义作品必定要引起轩然大波。显而易见,邹静之的做法容易被人看作是“玩”形式。 回应:倒叙更有感染力 “人艺有非常多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邹静之说,“经典高大的形象背后也必然带着阴影,我知道这个戏如果按照常规来写那就是个大俗戏。当我最后想到反着写的时候我的内心一阵狂喜。” “反着写的力量远远胜于正着写。”邹静之说,“这就好比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对夫妻生死相向,旁边路人感慨:他俩前些天还很恩爱呢。你自然会想去探究,他们为何要反目成仇。” “凄凉而甜蜜”正是邹静之所要追求的结尾。“观众看到此,就会自然联想到第一幕中莲花开枪杀死丈夫的一幕。《莲花》倒着写绝非是为了玩形式,而是必须倒着写,如果正着写就会庸俗化。” 现实主义的一次创新 面对质疑,邹静之表示说:“我们经常说‘无边的现实主义。’我这一步算是向‘无边’迈出了一步。如果现实主义戏剧只是庸俗化、格式化的呈现,我们又如何看到它的‘无边’呢?有人向‘无边’迈了两步,观众也挺喜欢,为何不去鼓励一下迈步子的人呢?” 导演任鸣也表示,戏剧舞台应当进行多种尝试,惟有如此才能推动戏剧的不断发展。《莲花》不是简单的玩形式,而是对现实主义戏剧的一次巨大创新。 《莲花》内幕:原是人艺命题作文 4年前,邹静之创作的小剧场话剧《我爱桃花》因其新奇的戏剧结构轰动剧坛,北京人艺遂再次向邹静之约剧本。不过这次邹静之并不是自由创作,北京人艺向他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要古玩题材的作品;第二作品背景要在民国时期;第三要现实主义风格作品。这三个要素与邹先生的电视剧作品《五月槐花香》恰好吻合,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感觉《莲花》像电视剧的原因。 写完两年无人敢碰 在北京人艺内部,这部倒着讲故事的现实主义作品问世两年却一直搁置,人艺一直没有将其搬上舞台,因为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大家谁也没见过。信报记者 王菲/文 苏冠名/摄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