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沪剧舞台年轻演员挑大梁 青春伴随申曲同行(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07:53 解放日报
沪剧是上海的乡音。娓娓质朴的乡音曾打动过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心。 元宵佳节,当熟悉亲切的乡音在卖起了加座的天蟾再度唱响,满场观众又一次深深陶醉了。 演唱《第二次握手-归国》的王丽君是当前沪剧舞台上最年轻的一代新人。这位还不曾过25岁生日的姑娘,现在已经成了85岁老艺术家杨飞飞的关门弟子、优秀传人。 表演《璇子》选段的吉燕萍俨然是“小茅善玉”的化身。扮相秀丽端庄、表演细腻清新、唱腔委婉甜美的她,一人就在上海沪剧院的元宵系列演出中担纲主演了《石榴裙下》和《董梅卿》两台大戏。 面对家乡戏的兴旺,喜见新一代的成长,戏迷观众一个个兴奋地拍红了巴掌。 在后台,与这些青春伴着申曲“同行”的优秀青年演员聊天,记者真切感受到了沪剧人深入骨髓的舞台情结,也深刻体会到了乡音那种独特迷人的魅力。 “四凤”助她立雪杨门 谈起比自己大整整一个花甲的恩师杨飞飞,王丽君满怀敬仰之情。虽然正式立雪杨门是去年的事情,但认识老师却是在自己12岁那年。 那是1995年,王丽君进了新泾中学沪剧特色班。这个班得到了沪剧前辈的百般呵护与关爱。是国家一级导演王兴仁为孩子们请来了有“余音绕梁听不够”美誉的杨飞飞老前辈。古稀高龄的流派创始人高兴地观看了孩子们的表演,还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加以指导。 之后,见面聆教的机会就更多了。从王丽君1999年考入上海戏曲学校沪剧表演班一直到2003年毕业后分进上海沪剧院,恩师一直留意关注着她的每一点进步。 为了让沪剧新一代唱好“毕业歌”,沪剧院领导早在两年前就安排复旦大学毕业的编剧许丽萍深入校园,到各个中学采访,创作出了富有青春气息的新作《青春年华》。王丽君在王兴仁、沈仁伟、张杏声等老师的悉心辅导下,成功扮演了剧中品学兼优、但因父母遇难而陷入悲恸之中的陈慧一角,还因此在2004年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中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儿童剧演员”。 进团后,王丽君像海绵一样,努力学习前辈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从《罗汉钱》《胡锦初借妻》到《人间至爱》,她的表演质朴细腻,充满了青春朝气,并在塑造角色形象上崭露头角。为了演好《舞龙人》中老龙头的孙女,她与孙徐春、吕贤丽等老师一起,专程去三林学习舞龙舞狮技艺。特别是她在《雷雨》中饰演的四凤,赢得了恩师的首肯与称赞。 在王盘声、小筱月珍等老艺术家见证的收徒会上,杨飞飞动情地表示:“沪剧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青年演员在舞台上尽快冒尖、尽早成才。小王的四凤演得很好,只要她肯用心学,我一定尽心教。”就这样,为了上海乡音更美好的明天,在经过漫漫12年的长期考察后,“四凤”一角终于让王丽君如愿以偿,立雪杨门。这对年龄悬殊的一老一少又给申曲传承增添了新的佳话。 愿为杨派奉献一生 王丽君至今还清晰记得,在瑰丽霓虹灯照亮的逸夫舞台门前,人头簇拥,人声鼎沸。人们如数家珍般聊着百听不厌的“杨八曲”,以及杨飞飞的代表作《卖红菱》《家》《龙凤花烛》《为奴隶的母亲》《茶花女》《妓女泪》,一张杨飞飞演出的戏票竟然价格翻了好几个筋斗还在你抢我夺。当时还在读书的她惊叹于杨派戏迷之疯狂,也亲身感受到了古稀艺术名家的迷人魅力。 王丽君语气凝重地表示,作为上海沪剧院的第一位杨派传人,她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每当她在台上学唱杨派经典选段,并听到台下热情观众的热烈掌声时,总是备感鼓舞。 王丽君说,要爱心中的艺术,就要像杨飞飞老师当年那样勤学苦练。老师曾告诉她,当年唱戏不像今天,没有扩音设备,为了练一副好嗓子,每天要提早到场子,一个人站在台上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厅练唱,一遍又一遍,几年如一日。杨派艺术讲究发声和共鸣,讲究咬字清楚、声声入耳,这些都和老师的基本功分不开。老师的甩腔、起腔,低沉浑厚,别具韵味。一起腔,观众就能听出是杨派,就会赢得碰头彩。 王丽君深知,从凄惨委婉的“投海曲”到缠绵悱恻的“迷魂调”,再到家喻户晓的“杨八曲”,老师所有艺术创造都从人物出发,为观众着想。老师主演《为奴隶的母亲》,感人至深地演出了春宝娘的悲惨命运和慈母情怀;老师以白描手法演绎的《妓女泪》更是撼人心灵。演《雷雨》四凤时,老师在大姐丁是娥和爱人赵春芳的支持下,还大胆引进了京剧程派的拖腔和评弹的曲调,并取得了成功。 王丽君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像老师那样富有灵感、善于创造的人,但她坚信脚踏实地的表演训练和经验积累,一定会不负有心人。她坦言自己的理想就是与申曲为伴,老师的代表剧目很多,自己要一个个学下来,为杨派艺术的继承与光大奉献一生。 “璇子”放飞戏剧梦想 与王丽君不同,吉燕萍比她早12年考入上海戏校沪剧班。从1987年至今,已在沪剧舞台跌打滚爬了整整20年。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