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京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 逸夫舞台自然票房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14:59  东方网-文汇报

  昨天,记者走进天蟾逸夫舞台办公室,看到逸夫舞台总经理钱莉莉正忙着接电话。放下电话后,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天津京剧院打来电话,说今年“五一”期间,将派孟光禄、张克、李佩红等名角来逸夫舞台进行“走马换将”演出。所谓“走马换将”,就是天津京剧院只派出几位名角,利用上海京剧院的班底来进行演出,从而达到降低演出成本、活跃京剧市场的目的。去年一年,逸夫舞台演出京剧170多场,“自然票房”即剧场门售票房收益比上年增长了15%,京剧市场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换名角吸引观众

  “走马换将”是京剧界“穷则思变”而想出的招数。

  上海历来是京剧的大码头,天蟾逸夫舞台更是享有“不进天蟾不出名”的美誉。最近几年来,逸夫舞台几乎垄断了上海的京剧演出市场。然而,由于每年要演出近170场的京剧,京剧演出的票房并不理想。

  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是之前京剧市场一直低迷不振的重要原因。京剧,从来就是“角儿”的艺术。老观众看京剧,最关注的是哪个角儿来演出。如果老是由本地角儿演出,演的也是翻来覆去的那么几出折子戏,观众很快就看腻了。

  但是,同样的戏码,如果想着法儿变换演员阵容,观众就会有新鲜感,就愿意掏钱来买票。而且,“外来和尚好念经”是梨园界不争的事实。于是,上海京剧院向全国各地京剧院团发起了“走马换将”的倡议:欢迎各地的京剧角儿只身来上海演出,上海京剧院愿意为其做班底;同时,上海京剧院也派出名角到各地去“搭班”演出。

  如此一来,京剧市场被激活了。去年一年中,湖北、天津、山东、江苏等地的京剧院纷纷派名角前来逸夫舞台演出。今年,除了即将来沪的天津京剧院、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外,北京京剧院、重庆京剧团等也都将派名角来上海“走马换将”。

  免费送票上门

  要吸引观众,不但要不断引进好角、推出好戏,还得让观众方便地买到戏票。这些年,逸夫舞台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15家票点,以方便观众就近买票。与此同时,逸夫舞台还推出电话订票、免费送票上门的服务。只要是60元以上的戏票,即使观众只买一张,他们都坚持免费送票上门。票价低廉、买票方便,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到逸夫舞台买票看京剧了。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越来越多的外籍友人来沪居住,同时,每天都有大量的国际游客来上海参观游览。如何将这些客人吸引进剧场,向他们展示中国的国粹京剧,是逸夫舞台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去年,逸夫舞台在每月一期节目单的基础上,专门面向外国友人,设计制作英语、日语的“观剧指南”。每月印制3000份,放置在一些涉外酒店的大堂里,方便国际友人取阅进而观看京剧。如今,逸夫舞台只要演出京剧或昆剧,剧场里必定会出现一些外国观众的身影。

  还需管理人才

  “跟流行音乐等娱乐文化相比,京剧无疑是小众艺术。但京剧是可以拥有更多观众的。10年来,昆剧演出从原先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逸夫舞台见证了它的复兴。只要引入高端人才,找对推广方法,京剧演出同样也能吸引更多的观众。”钱莉莉说。

  而要让京剧市场走出困境,光靠梨园界,显然是不够的。正在出席全国两会的著名沪剧演员茅善玉说:“杂技剧《时空之旅》如今已是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营销体系,也培养出一支文化经营管理团队,是值得戏剧界思考和学习的典范。”茅善玉认为,在流行音乐等娱乐文化界,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人才非常多,但极少有这样的高端人才进入到中国的戏剧界。戏曲要走出困境,戏剧界必须引进一支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借用“外脑”,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市场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

  本报记者 张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