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井三国》独家剧评:瑕不掩瑜 笑与思并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15:20 新浪娱乐
《市井三国》--严肃的无厘头话剧,这是该剧在节目单上对其艺术性质给观众的明确提示。 “无厘头”,还“严肃的”?带着些许困惑,我走进了北京人艺的实验剧场。 开场,舞台上呈现的是一个林林总总的市井生活场景。各色人等,有的在说书,有的在卖艺,还有的在竞技……最后,这些人告诉观众,他们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讲一个“真与假”、“假与真”的故事。接下来我们便看到了一场对蜀汉西晋间人士陈寿的《三国志》和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进行颠覆的“严肃的无厘头话剧”。 戏一幕幕地演下去,剧场里时不时地爆出笑声。演员很卖力,观众也很happy。看来其“颠覆”是成功的——当然,该剧的“成功”不止于此,因为“颠覆”的完成不等于其社会价值、现实意义、甚至美学追求上也一定成功。《市井三国》“颠覆”的焦点是对刘关张的历史形象予以彻底摧毁,即主要是“主题”的颠覆,这一步无疑已经达到。那么,《市井三国》更值得称道的地方何在呢?我想,应该在它折射出的现实意义以及编导把握戏剧艺术的才气和胆识方面。 首先,导演唐宇选择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进行颠覆性的重新诠释,这显而易见极易被人指责,可谓有些自找麻烦。然而,它却从侧面体现了编导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因为人们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按其时代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和认知能力对对象进行梳理总结。历史学家科林伍德(Collingwood)认为,就史料的内容来说,重要的不是真伪,而是它的意义。去探求意义,就进入了另一种境界(参见《历史的观念》)。可见,在历史研究中,还有比历史本身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探求历史的意义,做出结论。正是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市井三国》的编导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历史可以借鉴,可以审视,可以猜测,并且必须怀疑……基于此,《市井三国》也就塑造了完全不同于过去刘关张人物模式的全新形象——这些形象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典型,昭示着生活中的虚伪、阴谋、欺诈、懦弱、自私、轻信、奸佞与野心,演绎着由于人性的缺失而造成的真假难分、是非难辨;演绎着因为名利的需要,魔鬼可以被包装成天使,良善可以被指斥为邪恶的现实。“说你行[好],你就行[好],不行[好]也行[好];说你不行[好],你就不行[好],行[好]也不行[好]”——这不是当今一个很流行的人生信条吗?!《市井三国》正是借三国人物刘关张的深远影响,机智而幽默地讲述了一个有着广泛现实基础的虚构故事,在笑声中带给观众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哲理思考。 其次,通过《市井三国》的表现手法,我们领略到编导出众的艺术创造才华。该剧借鉴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恰到好处地揉进了戏曲、曲艺手段,适时运用了传统艺术的虚拟象征的意象表现方式和说唱表演。这些处理,对塑造人物性格和营造环境氛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编导将历史背景、时代理念、现实语言、传统艺术和社会审美风尚融于一炉,赋予了《市井三国》鲜明的艺术特征,其不同凡响,堪称一绝。 另外,《市井三国》的演员是清一色的男性,这在戏剧舞台上是不常见的。通常情况下,没有女性演员的演出总感觉缺了点儿什么,难于让观众不走神,可《市井三国》却始终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作品的感染力。8位青年演员的表演目前尽管还谈不上精湛,多数尚未成名,但他们都是科班出身,经受过严格的训练,其表演真实,自然,投入,到位,为该剧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毋庸赘言,《市井三国》也有不足,比如开讲故事之前和辨真伪之前的两场铺垫的戏还可精练、浓缩,以避免因其情节稍散而导致观众不能尽快入戏之遗憾。 通过“有意味的形式”让历史服务于现实,是艺术的文化使命和功能之一,《市井三国》用自己的方式证实了戏剧的价值。 一荷/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