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诗·《九卷》明日上演 呼吁关注传统文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19:57  新浪娱乐

  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是民间自救,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国家要大力扶植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从政策上要给予那些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们资金支持和相应的奖励,那样,才会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功夫“安邦济世”

  完全城市:您认为中国功夫是如何体现它的文化价值的?

  李军: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功夫在海内外的不断升温,中国功夫不断走向世界各地,或表演或传授,中国功夫文化所蕴涵着中国传统思想精华,随着这个过程也就散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会让世界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国。

  另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不少的负面效应。拜金主义、社会道德沦丧等现象蔓延迅速,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很危险的。而中国功夫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恰恰可以起到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的作用,从而达到重塑民族意识的目的。无论是从民间传说、历史记载、还是从电影、戏剧等方面,大家都可以了解到中国功夫“安邦济世”的历史事迹,中国功夫是爱国主义和正义的化身。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将它在当今社会利用各种手段,将其发扬光大。让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和本民族文化有重新认识,重新建立起我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这就是功夫最大的文化价值所在。

  完全城市:中国功夫包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李军:中国功夫包含了两种主要的文化内涵,一个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时厚德载物的“武德”精神。中国功夫从形成之日起就蕴含着不甘屈服,自强拼搏的精神,有句古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意思就是说不屈于恶劣环境,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易经》中就指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人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兴旺发达。另外,崇尚武德是习武者的基本规范,武德强调“仁”与“德”是人生在世之根本。在武德的熏陶下,习武者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拔刀相助,慷慨乐助,施恩不图报,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因此,宣扬中国功夫的传统文化内涵,推广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载物,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功夫诗·《九卷》弘扬功夫文化

  完全城市:您认为应该怎么样更好地传承中国功夫这种传统文化?

  李军:中国的功夫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都是巨大的,但这还不够,我们应当把中国功夫元素融会贯通到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中,大力宣扬、推广,让这个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记得去年中央台做了一个《武林大会》的节目,反响强烈,河南台也搞了个武术大赛,电视的受众面广,应该多办一些这方面的节目。在舞台剧方面,表现功夫题材的不多,这几年也就有为数不多的几部。我现在所做的“功夫诗·《九卷》”,也能起到这么一个作用。在北京演出17场之后,还将到国内其他城市演出,年底要去澳洲巡演,这都是在推广中国功夫,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爱这种传统文化。

  完全城市:您如何理解中国功夫与人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他们有怎样的联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