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天玮:现实热度与经典强度同存抗灾话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07:14  新浪娱乐
专访郑天玮:现实热度与经典强度同存抗灾话剧

郑天玮任编剧

  人艺四代名角同台 抗灾剧《生*活》7月登场(图)

  新浪娱乐讯 6月1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召开发布会,宣布剧院创作的赈灾话剧《生*活》将于7月8日在首都剧场首演。该剧由任鸣担任导演,郑天玮、吴彤担任编剧,朱旭、濮存昕、陈小艺、冯远征、高倩、张志忠等四代人艺演员请缨加盟。该剧的编剧之一,也是北京人艺著名曾经的演员郑天玮在发布会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对《生*活》一剧的创作进行了详细阐述。

  “《生*活》不是《生活》,这个点儿太重要了”

  在发布会上,很多记者面对《生*活》这个剧名表示好奇。郑天玮表示,《生*活》这一剧名中,最重要的是那个点儿。它将生存与活着、生命与人生分开,让人们不仅仅要尊重生命、更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激励全国人民共度难关。

  郑天玮说:“《生*活》的剧名是由张和平院长亲自起的,把生和活两个接近却又不同的意思很好地表达了出来。这部戏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单纯救人,更是要突出国家、民族对于生命的尊重态度。”

  “剧院只需要通知我做什么即可”

  在接到该剧创作任务时,郑天玮表示,剧院不需要征求自己的意见,只要告诉自己需要做什么即可,保证出色完成。接受任务后,郑天玮与吴彤两位编剧用了三天时间就将该剧搭好框架,并作为编剧全天跟随剧组排练。随时出现新的构思和建议,随时就会加入到剧本之中。

  郑天玮说:“接这个戏,我既紧张又不紧张。紧张的是这个戏的创作时间太短了,不紧张是因为我身边有人艺四代艺术家和演员在。虽然是我和吴彤编剧,但这个戏更像是集体创作。在过去演员们会给编剧提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啊之类的,但是这次大家都是积极地去参与创作,集思广益,谁有了想法之后就会提出,集体帮着去完善。

  郑天玮又说:“作为编剧,我们每天都要跟随排练,随时根据排练和构思调整剧本。冯远征那个医生的角色在之前的剧本中是没有的,当我们排着排着,觉得光有后方北京的情况不太够,还是需要一位从前方抗灾回来的人,于是就把这位抗灾医生加了进去,冯远征也被临时招进剧组。当然,这次的医生是个好医生,算是为他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后正名吧。”

  “一部四川保姆的戏,一个北京的救灾家庭”

  《生*活》的剧情并非发生在灾区一线,而是以北京为环境,讲述在一个老人(朱旭饰)的家中,几位四川小保姆得闻灾情后牵挂家乡,而后得到了老人长子(濮存昕饰)、儿媳(陈小艺饰)、次子(冯远征饰)的帮助的故事。

  该剧视角独特,以北京人的视角和生活体现了全国人民抗灾的热情与信心,通过一个家庭反映了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于灾区的关怀、对于生命的尊重。

  郑天玮说:“当我接到任务时,有两个命题给我。第一个是关于地震赈灾的戏,第二个是这个戏要发生在北京。几个四川小保姆以及一个老人的家庭是这个戏的主体,通过他们去反应整个社会。男一号是朱旭老师饰演的老人和濮存昕饰演的企业家。排演北京人生活的戏是北京人艺的长项,应该被更好地发挥。”

  谈到该剧的艺术创作,郑天玮表示,《生*活》不应该仅仅是一部应景的作品,而是应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可以反复上演。

  郑天玮说:“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构思,希望有类似于这样的舞台呈现——当举国降半旗并且鸣笛时,一个新生婴儿的哭声传出……许多生命的失去,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我认为这部戏的难点,也是这部戏的重点,就是既要有现实的热度,又要有经典的强度,这样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经典作品,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反复演出。” 杨申/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