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访沪上几家戏曲院团 已不见演员“练早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15:47 新民晚报
武旦王芝泉身手不凡 梁伟平演“都市新淮剧” 梨园有句老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内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话虽有夸张之处,但练功对于戏曲演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沪上连续高温,正是“夏练三伏”的季节,但申城各院团是否还有一批青年演员“闻鸡起舞”,继承他们的前辈“练早功”的好习惯呢?昨天记者走访了沪上的几家戏曲院团。 8时 练功房人迹稀 有几家院团干脆直接就“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早上七八点钟我们这里不会有人练功的。”“肯定不会?”记者追问。电话那头用遗憾的口气回答:“不会有。”有些院团的情况好一些:“上班之后或下午排完戏有时还是有人练功的。”有些院团则糟一些:“上班不迟到已经很好了,盯着他们练功他们还想法子逃呢。” 难道“练早功”真的已经在上海的戏曲院团“绝迹”了?昨天早上在上海京剧院,记者终于找到了几位“罕见”的练早功的青年演员。早上8时不到,走进京剧院的院子就听到有人在吊嗓子。上到六楼,在一团的练功房里一位叫公冶珍子的青年演员正在练功,大大的练功房显得有点冷清。转过几个门是二团的练功房,这里热闹一点,有三四位青年演员,还有辅导老师。辅导老师刘德利告诉记者,这里几乎每天早上8时都会有几个演员来练功,但来的也就这么几个人。记者看到,刘德利正在帮一位青年演员练锤,这位青年演员前一天晚上刚从香港演出回来。“在那儿没练吧?”那位青年演员没练几下就被老师的“火眼金睛”看破,青年演员老老实实承认:“在那儿只压了下腿。”记者又来到了上海越剧院,此时已经将近8时40分了,练功房里静悄悄的,但记者还是在角落里找到了一位叫俞景岚的青年演员正在压腿。“这里早上上班前,比如8时左右有人练功吗?”记者问,俞景岚摇摇头:“没有。” 往事 忆当年抢地方 昆曲表演艺术家王芝泉告诉记者,自己读戏校时经常早上4时就起来“练功”,那时,每天早上同学们都要去练功房“抢地方”,练功房挤满了人。进了剧团之后也是每天都练早功,“上班前,功就已经练好了。”王芝泉告诉记者。而一些圈内人士也告诉记者,到上世纪80年代,“练早功”还曾十分“流行”。淮剧名角梁伟平说,“那时候每天练功已经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根本不用人来管。”梁伟平是学文戏的,吊嗓子是每天必须的功课,一大早就找公园或其他地方吊嗓子,练上一两个小时才去上班。王芝泉也告诉记者,在“昆三班”毕业进入上海昆剧团后,她曾给这些青年演员当了5年“队长”,每天9时上班,她要求青年演员7时半就到团里练功,而她自己则7时就到,当时不仅团里唱武戏的如谷好好、丁芸等都来练功,就像张军这样的文戏演员也很卖力,渐渐就养成了习惯。据王芝泉介绍,现在戏校每天早上6时有规定的早功课。 动力 增演出知不足 对于练早功“淡出”,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张军表示,现在很难强求青年演员早上来团里练早功,只要他们在舞台上能体现出来,至于用什么方法可以自由选择。但当记者问及这些不练早功的青年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如何时,张军沉默了。而梁伟平告诉记者,由于他们剧团的练功房没有窗子,不通风,练早功客观上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梁伟平也表示,主观因素是主要的,如果想练功,总是有办法的。京剧院一团的王团长则表示,现在的青年演员要求他们早起比较困难,有些演员又住得比较远,但下午排完戏还是有些演员会留下来练功的。 王芝泉告诉记者,她要求自己的学生在毕业进入院团后一定要坚持练早功。但王芝泉也认为,现在武戏演员机会少、演出少,青年演员练功没有动力也是一个因素。“对青年演员要多督促,还要多给他们演出的机会,演出多了,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本报记者 王剑虹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