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位居汤显祖“临川四梦”之首的《牡丹亭》四百余年以来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美的爱情传奇之一。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对这个故事有所涉及,前不久,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又以舞剧的形式将这个古老动人的故事搬上了舞台。9月18日至9月20日,刚刚在中国剧院完成首演的新编大型舞剧《牡丹亭》将走进国家大剧院,继续舞动这一场传承400年的“牡丹奇梦”。
舞剧《牡丹亭》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众多知名艺术家的倾心打造使其在艺术性和技巧性双方面都堪称一部上乘之作。用编导之一、前线文工团团长应志琪的话说,这部舞剧是“至情故事,浪漫演绎;古典意蕴,现代手法;奇幻色彩,多维呈现;如诗如画,美轮美奂。”
八易其稿 再造经典
舞剧《牡丹亭》从剧本创作到搬上舞台历时仅一年半时间,这对于一个大型舞剧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该剧编导之一、执行导演吕玲谈到该剧的创作由衷感慨:为了在保持原著核心精神同时有所创新发展,创作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案头准备,阅读汤显祖的原著和大量《牡丹亭》的理论文章,研讨昆曲《牡丹亭》等作品。前后集中奋战几个月,历经无数次通宵达旦,八易其稿,才使得这部舞剧最终“脱茧”而出,创作成形。
该剧的创作阵容强大,创作班底由曾获2007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一等奖舞蹈《小城雨巷》的主创、获“荷花奖”金奖舞剧《妈祖》的部分主创等组成,聚集了军内外著名舞蹈、音乐、舞美、服装、灯光的专家。
大雅大俗 浪漫演绎
在舞蹈设计上,该剧本着“精神上忠于原著、表现上力求创新”的理念,着力展现古典意蕴之内核、现代元素之融汇、江南灵秀之气韵、多维奇幻之情境。该剧编导之一、前线文工团团长应志琪介绍:《牡》剧的创作十分艰辛,原著长达五十五出,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作出相应的表达,难度极大。主创人员通过反复的研讨之后,对原剧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与创新,决定选取原剧中男女主人公极其浪漫的爱情主线,从而使故事更加凝练、完整,人物丰满突出。剧中杜丽娘为争取精神的自由、婚姻的自主,不怕穿越生死,执着追求真情真爱,从而彰显人性的美丽和精神的光芒,这就是舞剧着力要体现的核心思想。在作品的创作中,编导力图以自由的精神来构建自由的梦境,用自由的叙述方式,打通人神之间的通道。通过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大俗大雅、大悲大喜等强烈的对比手法,追求一种浪漫的气质和气韵上的跌宕变化,以获得飞扬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效果。
更为难得的是,舞剧在着力营造“雅”的意境的同时,编导竟然在“俗”上匠心独具,实现了大雅和大俗的统一。剧中特意安排了三段充满生活情趣的舞蹈场面分别表现了杜府书房里读书的场景、杜丽娘相思患病杜府上下忙乱的场景和街市之上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这些段落与剧情巧妙吻合,形成了视觉的对比和反差,为舞剧融入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表现手法。
江南乐韵 交响手法
在音乐设计方面,《牡丹亭》则是以“民族底蕴、交响写法、时尚风格”来彰显东方魅力和古典神韵。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牡丹亭》曼妙舞姿跌宕起伏的乐曲背后,却是一位魁梧的汉子——方鸣。他是全剧的音乐总设计,也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音乐总设计。方鸣说,《牡丹亭》让自己更深刻地认识了脚下这片江南沃土,增添了对它的热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鸣的笔下曾流淌出《小城雨巷》汩汩的丝竹之声,在《牡丹亭》中,他再次弹奏江南神韵,使自己的艺术积淀添加了新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