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江南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赋有青春的活力,有人为了爱情可以牺牲一切,穿越生死,而他们演绎的故事则惊天动地泣鬼神,离奇而赋有魅力。这是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联合排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给观众展示的爱情故事,同时更在演绎一部中国民族经典爱情的全新赞歌。
四百年前,戏剧大师汤显祖在经历了江陵、遂川等地为官之后,退隐老家江西抚州,用自己的才华和品德重新思考生命、青春、爱情,创作了昆曲《牡丹亭》,写了一种穿越生死的爱情,虽然有些理想主义,从此之后,《牡丹亭》却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甚至走出国门,形成了多种文字和版本,成为歌颂爱情的绝唱。
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经典爱情?马克思主义说所谓爱情,是指男女间基于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传统爱情应当是男才女貌,含蓄多情,采兰赠花,折柳相送,信誓旦旦,山盟海誓,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乐而不淫,生死不变,忠贞不渝等等。昆曲《牡丹亭》以传奇的浪漫故事,艳丽的曲调,字字珠玑的精美唱词,年轻美貌的演员表演,一次次地赢得了观众的芳心,演绎了民族的爱情经典。与别的剧本不同的还在于该剧更多地是剧本和人物身上潜在的反叛精神,以及那种没有更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有因梦而起的美妙姻缘,是荒唐?是迷信?是离奇?却让观众如痴如醉,似梦方醒。更有从中可以品读出的中国民族经典爱情观中的崇高道德情操之境界,所以符合传统精神,民族美德,主流教化,大众推崇。
与昆曲《牡丹亭》不同的是,舞剧《牡丹亭》在剧情上对原剧进行了大胆取舍创新,从而使爱的主题更加集中凝练。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一个小时四十分钟里),使爱情故事比较完整、集中,人物丰满突出,舞剧《牡丹亭》对原剧的第二幕到第四幕进行提炼,把剧情进行简化,线索进行纯洁,人物进行强化,个性进行突显,语言进行凝练,在保持汤剧基本完整的爱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剧情和人物进行了一些时代意义上的弥补与修改。在结构上,一是强化杜丽娘的穿越生死的爱情过程与份量。在杜丽娘因慕春色成病,因病相思而亡,阴间地府为爱而战,最后还魂复活人间的主线上,在《序》的部分安排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相见。在相思托画中,原剧是把自己的画像放在假山的太湖石边,现在是改放在荷叶上飘走了,后在闹市上被人叫买,柳梦梅从而购得此画。在死后原剧是埋在梅树下,三年后复生。汤显祖曾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鲡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复死。死后三年矣,复能冥漠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现在是改成死后还没有入土,一如假死,尸体一直放在榻上,直至还魂到生命还阳复原。在审判中原剧是杜丽娘乞求判官和众鬼神可怜自己的爱情,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是杜丽娘坚毅勇敢,大胆激情,敢爱敢追求,敢质问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赢得了判官和众鬼神的赞赏,感动了鬼神,让她起死回生,返阴还阳。在人物的特点和把握上也稍有改动,把杜丽娘这个人物在原剧聪明丽质的基础上,渲染了她好学听话外表下的聪明可爱的人物特性,同时人小坚定,对爱执着笃信的性格特征。二是强化柳梦梅这个人物。柏杨在《食色性也》中说,大概上帝造人时,赋予男人一种独当一面、挑大梁唱黑头戏的性格,而赋予女人一种被保护和祈求安全的性格。现舞剧把原剧柳梦梅的那种正直憨痴,对爱迷狂添加了风流倜傥的一面,使其更可亲可近。同时也加强了柳梦梅阳刚的一面,比如对杜丽娘的阴魂毫不害怕,对人与鬼的爱情毫不怀疑,为杜丽娘的起死回生坚信不疑,一直追寻,最后好梦成真。三是把杜府深闺大院温情化。在环境的再现上把杜丽娘和父母间,特别是母女间设置得很有感情,使剧的情境更具人文环境和精神内涵,从而对爱的主题进一步陪衬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