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汇聚139部剧目278场演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12:31  北京日报
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汇聚139部剧目278场演出

歌剧《阿依达》

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汇聚139部剧目278场演出

芭蕾舞剧《曼侬》

  奥运演出季中的众多演出,在北京演出市场的历史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精彩的历史定格。

  最感人的演出——朝鲜血海歌剧团《卖花姑娘》 10年前,电影《卖花姑娘》感动万人心;10年后,歌剧《卖花姑娘》在大剧院上演,再次引得观众泪水涟涟。该剧演出团团长曾说:“开演前请观众每个兜都装块手绢吧!”

  最庞大的阵容——开罗歌剧院歌剧《阿依达》 该剧刷新了大剧院出演人数最多的纪录。剧中“凯旋”一幕,有近500人的庞大阵容同时上台,再现了古埃及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

  最难忘的告别——阿班·贝尔格四重奏音乐会 北京观众有幸见证了这一走过37年历程的伟大弦乐四重奏组合的绝响。全场观众起立,掌声不断,有遗憾,有不舍。组合成员3次返场。

  最“马拉松”的话剧——国家话剧院《天朝1900》 连演18场,演员的精湛表演,以及269套服装、400多件道具,在舞台上还原出1900年的历史风貌。

  最耀眼的舞蹈家——塔玛拉·罗霍 在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表演的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双人舞》中,她在一个舞蹈片段中连创两项世界纪录,单脚足尖站立纹丝不动长达20余秒,随后又在原本为32个挥鞭转而设定的音乐中完成了42圈连续旋转,令观众惊叹。

  最振奋的演出——四川交响乐团《重建家园》 5月23日,来自地震重灾区的四川交响乐团在大剧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音乐会。一曲曲鼓舞人心的作品凸显四川人民不畏灾难的勇气和决心。音乐会结束时,全体观众起立高歌《歌唱祖国》,表达“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信心。

  最特别的观众——“芭蕾女孩”李月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演出期间,适逢汶川地震灾后不久,大剧院邀请在地震中失去左腿的李月前来观看《睡美人》,并到后台与演员交流。英皇首席演员玛拉·加莱亚齐将自己的芭蕾舞鞋送给李月作为留念,鼓励她重拾芭蕾梦。

  本报记者 李红艳

  伴随着钢琴四神童奏响“为中国喝彩”的最强音,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上周末完美落幕。其间展示的精彩纷呈的艺术演出、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奥运之年的北京呈上了一道绚丽的文化盛景,也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敞开了艺术之门。据统计,在此期间大剧院共接纳观众45万余人次,相当于5个“鸟巢”所容纳的观众总量,平均上座率高达92.4%。

  本次奥运演出季,历时5个多月,共有从全球范围内甄选的139部经典剧目、278场精彩演出上演,刷新了大剧院在之前开幕国际演出季所创造的各项纪录。160多天里,有近五分之一的时间,大剧院里的三大剧场同时有演出。

  奥运演出季囊括的舞台表演形式,可谓中外交融、古今荟萃。歌剧、芭蕾、现代舞、交响乐、室内乐、话剧、戏曲让艺术发烧友充分领略了歌之魅、乐之律、舞之韵、剧之境、戏之腔。其中,仅《清明上河图》,就有两台不同形式的演出,分别是香港舞蹈团带来的舞剧《清明上河图》和二胡演奏家宋飞联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带来的音乐会《清明上河图》。

  大师云集、名团荟萃,为奥运演出季带来了一系列艺术含金量极高的演出。其中,芭蕾演出汇集了俄罗斯艾夫曼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瑞典皇家芭蕾舞团、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等名团的芭蕾精品,几乎涵盖全世界最主要的芭蕾流派。“相聚在五环旗下”音乐会,邀请了曹秀美(听歌)、奥莉嘉·鲍罗丁娜、查理斯·卡斯特罗诺夫等6位当今世界极具声望的歌唱家;“中国钢琴之夜”音乐会汇集10位钢琴名家;“梅花赋——梅花奖艺术团庆奥运专场演出”更是使全国29位梅花奖得主齐聚一堂,同台演出。此外,小提琴女神穆特、钢琴王子李云迪(听歌 blog)、“老戏骨”卢燕和曾江等,也都登上大剧院的舞台。

  与此同时,大剧院的艺术教育普及活动也树立起独树一帜的品牌,5个多月共举办各类艺术普及教育活动200场。前后有超过28万人次的观众走进大剧院,接受艺术教育和熏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国家大剧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