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日前,正在上海戏剧学院剧场上演的话剧《明》已经进入了最后几场演出,随着前几场观众的口口相传,这部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上海观众所喜爱,加之演出更加纯熟,使得该剧在上海的剧场反映甚至还好于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演出之中,观众不时地发出会心的笑声,悲情时气氛凝重,激动时掌声雷动。上海戏剧学院韩生院长在观看完演出后热情表示,希望中国国家话剧院(blog)能多多为上海观众带来这样的表率。
演员:“不想谢幕”
“观众太热情了,我真不想谢幕,想一直演下去。或者,每天都演, 这个戏永远不谢幕!”从到达上海以来久承受着南北差异压力的陈明昊说到。
此前他曾因《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引爆了上海的舞台,《明》剧这场“华丽的转身”使观众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越了以前的作品,“上海观众很细腻,很多表演上细小的设计,上海观众都能心领神会,还能跟你呼应上,这点让演员特别满足,过瘾!”
郝平(blog)因占据主场,粉丝众多,很多粉丝是专程赶来观剧的,对此,郝平很感动“作为一个演员,能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别人快乐,也能和他们一起享受艺术,我很幸福”!
观众:“大开眼界”
和在北京一样,《明》剧的观众层面众多,其中对作品津津乐道的多是中青年观众。也不乏当年明月(blog)《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
“男朋友请我来看戏,我一听说是讲明朝的事情,就很头疼,历史多枯躁啊,但是从一开场我就发现,演员们穿着牛仔裤,说着现代的话,不过是借助‘明朝’来说很现代的事情,这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孙小姐告诉笔者。
“虽然我听说这个戏和原著《李尔王》相去甚远,但故事本身已经很打动我了,男人想成功是多么艰辛啊,这根本就是一部男人成功的成长史,和每个观众都有关系。”吕先生对笔者谈到。
“我从来没在上海看到过这样的戏”!在出版社工作的任小姐很激动,“我们看惯了国外充满舞台奇观的大制作,也看惯了平实的、注重娱乐的小剧场戏剧,但这样一部从容、大气、充满中国情怀的国产大戏却是头一次在上海上演,我从中看到了创作者和演员的自信和彩虹,这的确让我大开眼界”。
导演:“还要成长”
导演田沁鑫(blog)直到每天演出前,还在坚持着给演员排戏、调戏。
“演员们年轻,平均下来二十三四,正是血气方刚,我就要‘以柔克刚’,一点点打磨他们,慢慢达到更加从容自在的表演状态。”导演介绍到。“这个戏讲述的是男人从懵懂到成熟的惨烈的成长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成长的烙印,无论男女,我希望能通过对表演的调整,更清晰地讲清楚‘成长’的故事,和不可避免的成长之痛,一直演下去,演员们也会更加成长,会越来越好看”田沁鑫对未来的演出充满信心。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