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何为“经典名剧重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00:00  新浪娱乐

  关于经典名剧,首先要弄清以下几个概念。首先,之所以称之为名著,自然要有其“名”的道理。一般名著多数以著名作家的剧本居多,辅助一些成功演出。如剧作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等人的作品,被在世界各国广泛排演。也有如曹禺、老舍、田汉等剧作家,虽然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不多,但却是某个国家戏剧的里程碑,对该国戏剧发展的重要拥有深远的影响与作用。

  在今天,对于经典名剧的排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1 复排重现——这类排演往往是将过去某个成功的演出进行再现,无论是剧本解释、舞台形式、灯服道效等等几乎都不做改动,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稍作处理,根据演员的不同而改变少许表演感觉。

  2 神同形非——这类排演大多是对原作进行少量删节修改,仅从形式上进行突破,通过多元化舞台处理产生试听效果,让观众更利于接受原作内涵。

  3 重新解读——这类排演一般是导演从某部名著中提炼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在不改变该剧的人物关系以及剧情的情况下,对内容加以延伸和补充。

  4 彻底解构——这类排演与原作距离较大,仅仅将原作中的人物与剧情加以利用,但彻底颠覆原作的结构甚至主题,只为完成导演的创作愿望。

  以上几类是出现频率比较多的“排演经典名剧”的情况,在观演后,总会有观众发出“这种演出是不是过时了?”“这还是那个原作吗?”“这样改合适吗?”等等疑问,究其原因,乃是创作者对于排演名著“度”的把握不同。而“改编名著要不要尊重原作”也成为了戏剧界所讨论的话题。尊重不等于照搬,而尊重的内容包括名著的人物、剧情、情感、主题、思想等等。可以说,经典名剧的排演是对每位戏剧导演的巨大挑战。

  想证明“排演经典名剧”并非是戏剧在商业化市场的票房毒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市场与观众群定位准确外,更要在艺术水准上有更高的追求。对于剧本的解读、形式的运用、观众的接受等元素均需要主创者深思熟虑。

  总政版《日出》无疑是属于第三类情况,王延松导演并未完全依照剧本创作,而是从原作中汲取了自己所希望表达的“心灵救赎”,从而围绕这一主题对剧本进行了大幅度删节,并将叙述形式从“按事件发展叙述”变成了“陈白露内心叙述”。

  在形式上,总政版《日出》打破了过去的“房屋结构”,而是将舞台设计成为了一个“巨大鸟笼”,陈白露在时而在鸟笼中生活,时而跳出鸟笼俯瞰众生,舞美将抽象与具象相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同时,总政版《日出》大胆向商业与市场迈进,突破了过去“部队团体仅排演主旋律戏与部队题材剧”的束缚,用戏剧市场的占有率、用坚实的票房来验证该剧的自身价值。海鸥/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