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人为何青睐《暗恋桃花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11:21  深圳商报

  台湾导演赖声川在深圳赚了不少钱。今年,《陪我看电视》在深圳首演之后,《暗恋桃花源》又来深圳演出。这已经是《暗恋桃花源》第三次来深圳演出,每次都是连演几场、场场爆满,而且明年还有第四次,预期也是票房紧俏。热闹之中是怎样一种实情,是“大片效应”还是观众确实被感动了?

  我向多位看过《暗恋桃花源》的观众了解过,他们开始是冲着明星阵容和导演的名气,但是看过了还是觉得不错,觉得它能经久不衰还是有道理的。有些人比较喜欢“暗恋”,觉得看着能让自己沉静下来;有些人比较喜欢“桃花源”,觉得它用比较轻松的形式,挖掘和提示了一点掩盖在生活表层之下的东西。有些人则觉得两个故事都一般,但是用这种强烈对照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显得很有冲击力。

  不管持什么观点,大家对这个剧基本上都是持肯定性的看法,几乎没人对这部作品有反感或者抵触情绪,我觉得这很重要。如果一个作品被大多数观众反感或抵触,往往可以说明作者的某种认知水平在大众的平均水平之下,这样的人是不适合从事文艺创作的,不管他的姿态有多高。我相信,凡是推销不出去的“崇高”都是有质量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比较复杂,责怪观众不接受自己杜撰的严肃或者崇高绝对是

霸王条款。这本是舞台作品最低的起评分,但是在国内看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前年赖声川第一次来深圳的时候,我采访过他,当时还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作品。因为他的巨大声誉,我对他有一个杰出戏剧家的期望,因此在交谈过程中有些话题让他感到尴尬。但在看过他的几部作品之后,我渐渐理解他的定位、特色与价值。我觉得,赖声川可以代表一种时尚的趣味,代表一种有效的文化产出模式,代表当下文化存在的一种合理方式。赖声川首先是一个出类拔萃的都市舞台剧导演,一个成功的文化经纪人,然后才是一个不错的剧作家。他的作品不一定杰出,但往往是一件成功的文化商品。

  《暗恋桃花源》不是一部无懈可击的作品,比如“暗恋”只是借助了一种特定的中国情结来完成它的“感染力”,离开这一背景,这个故事将变得苍白而且莫名其妙。而像《这一夜,women说相声》这样的作品,只是陈词滥调的凑合。但是,它们却都有一些吸引人的东西。成功的商品不一定是伟大的制作,它更需要的是切合时尚和一些特定机缘。如何发现和利用这些机缘,是一个舞台制作团队需要探索的。

  《暗恋桃花源》的另一个关键词是“都市感觉”,一种轻盈的都市时尚色彩,这或许是《暗恋桃花源》获得都市男女欢心的最核心的秘密。事实上,不管是农村题材还是历史题材,甚至是神话题材,都可以表现出“都市感觉”。相反,一些都市题材讲的虽然是城市里的故事,却缺少都市气息,骨子里还是陈旧的土味。

  简单分析《暗恋桃花源》的成功,这几方面的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其一,一个比较成熟、成型的产出机制。赖声川在意大利学习了即兴松散的舞台创作方法,并把它进行了成功运作,在话剧在世界范围内的萧条之际“逆市而动”,这与他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和调配能力密不可分。其二,有一个进入市场、聚集人气的契机。这个契机对于赖声川来说,就是利用《暗恋桃花源》题材的特殊性,形成品牌效应。其三,审美层面、艺术趣味上的都市色彩,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个机制的实体是需要大量经费来维持的,深圳目前有不少话剧从业者都深知其中的艰难,因此他们往往愿意牺牲一定的利益,来满足自己对话剧的渴望。这无形中削减了资本的压力,这是深圳目前的有利条件。深圳要想打造既叫好又叫座的话剧或其他剧目,不妨向《暗恋桃花源》学学。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8364;

更多关于 《暗恋桃花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