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演出信息:马革顺“九五之尊”欢乐大合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30日23:39  新浪娱乐

  时间:2008年12月26日 - 2008年12月27日

  场馆:东方艺术中心

  票价:80/120/180/280/380/500

  购票热线:021-51509000

  合唱世界600年-马革顺“九五之尊”欢乐大合唱-2009新年音乐会

  演唱:上海交响乐团合唱团

  指挥:马革顺、林振地、钱大维、王海灵

  伴奏:上海交响乐团

  钢琴伴奏:张薇

  曲目:

  欢乐大合唱//马革顺作曲、

  Silent Night 平安夜//F.Gruber

  圣城颂// S.Adams

  Carol of the Bells 新年的钟声// M.Leontovich

  THE CROWN OF ROSES //P.I.Tchaikovsky

  O Holy Night 圣善夜//Adolphe Adam

  Joy to the world 快乐世界// Lowell Masom

  Jingle,bells 铃儿响叮当//J.Pierpont

  Hallelujah 哈利路亚//G.F. Handel 等等

  马革顺

  马革顺教授是中国音乐协会理事 、中国合唱协会艺术顾问、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合唱学会艺术顾问、国际合唱学会会员、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会员。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

荣誉勋章”获得者。

  1993年,马革顺高中毕业,投考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师从史达士博士(STRASSL奥地利人)学习指挥法。1937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任教于西北音乐学院等院校。1945年抗战胜利,举家返回上海,任教育局音乐中心第一站主任,1947年赴美国西南音乐学院、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研修合唱指挥,1949年获硕士学位回国,任教于沪江大学、上海美专及几所中学。解放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院长聘请他给音乐教育专修班及进修生讲课,音乐院组建音乐工作团,他又担任合唱指挥。1951年起,应聘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1956年,由于高校体制调整,转任于上海音乐学院,与杨嘉仁教授等共同筹建指挥系,主讲台唱指挥法、合唱学、合唱总谱读法等课程。同年,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指挥上海音乐学院女声合唱、混声合唱演出,声誉卓著,被盛赞为"珍珠玉石"、"不可多得的珍品"。尽管1957年反右运动中断过他艺术生涯的发展,但是从1956年-1965年,确实是他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我国现今许多合唱指挥家毕业于这一时期他的教学班上,他录制童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唱片八张。当任上海乐团、上海广播乐团客席指挥,上海教工合唱团、上海大学生合唱团常任指挥。上海音乐学院受上海市文化局委托开办的合唱训练班,由他负责合唱教学。1963年合唱训练班毕业音乐会上,马革顺教授指挥演出了十多首中外合唱艺术歌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员们毕业后进人上海乐团合唱团,成为该合唱团受过严格合唱训练的骨干队员。1963,马革顺教授的《合唱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专著,它标志着我国合唱学术理论达到国际水平,也确立马革顺合唱学派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在专业指挥教学中,他培养出又一批青年合唱指挥家。他为《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运动员进行曲》、《每当我拿起洁白的粉笔》·《本事》等歌曲编写合唱。摘译了GF·曲DARROW《四十年来的合唱训练》 (1978)修订《合唱学》(1980)发表论文《西欧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性》(1982)、合唱指挥的教学与排练随笔三篇 (1989)。此外,陆续发表于上海歌声、文汇报、舞台与观众、儿童歌声、多年眯等报刊的文音有十多篇。录制女声合唱唱片八张,合唱音带八辑,指挥教学像带一辑。指挥中央乐团、总政歌舞团及上海、广州、西安、南京、福州、武汉等许多省、市、军区合唱团体举办合唱团体的讲学、指导活动,更是难以计数。1981年后马革顺教授多次出访美国,出席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年会,介绍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及其本人合唱学术理论,指导中国合唱作品的排练和指演出。由于他在合唱艺术事业上的杰出成就,美国威斯敏特合唱学院授予《荣誉院士》(1981)、古斯塔夫学院授予《艺术荣誉奖章》(1981)、瓦特堡学院授予《荣誉音乐艺术博士》(1987)。近年来他还应邀到台湾、香港、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等地讲学。

  马革顺教授对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影响是极为广泛、深远的。他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民族的特征。这是立足于我国汉民族的思维、情感、语言、声调基础之上,吸取了国际合唱艺术的学术精粹,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的。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音乐表现重风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响谐和典雅,色调丰富。对于中国歌曲,他不仅仅在咬字吐字(包括咬字吐字与发声的结合)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更在运用声调,语气以加强合唱感染力方面有极其宝贵的成功经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