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报讯 前日下午,由广东省木偶剧团耗资300万打造的儿童音乐剧《八层半》,在刚落成不久的蓓蕾剧院面向儿童上演,揭开了“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的序幕。这部号称中国版《狮子王》的儿童剧剧情抓人、台词幽默,剧中18首原创歌曲琅琅上口,大象、老虎、犀牛等数十种栩栩如生的动物人偶穿梭舞台上下,令现场的儿童观众既兴奋又惊喜。演出结束后,整个剧场更像炸开了的锅,几乎所有观众都涌向舞台,与演员热烈交流及合影。
广州街景逼真生动
《八层半》讲述男孩小笛与妈妈参观博物馆时意外进入“八层半”的世界而经历的奇遇。演出一开场的布景就引发众人赞叹,序幕中的广州街景十分生动,不仅有小汽车来回穿梭,牵着小狗的行人走过斑马线,连广州的地铁标志、红绿灯、电话亭也一应俱全。随后的场景中,作为布景的仙人掌、木头会眨眼,石头会唱歌,海豚会喷水,更引发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
剧中小笛的伙伴——老虎南南、大象阿鲁、鹦鹉欢欢、羚羊洋洋、北极熊等由真人扮演的动物,都深受观众喜爱。老虎忍着饥肠辘辘说自己吃素;大象拖着笨重的身体唱Rap还动感十足;鹦鹉一副娘娘腔地骂出“臭老虎、死老虎,你简直不像一个男人”;北极熊扭着胖墩墩的屁股用粤语说“谢谢”,令大人孩子都忍不住大笑。
歌曲引发孩子跟唱
丰富的表演之外,18首风格各异的原创歌曲也是该剧一大亮点。狂风怪之歌《我是世界之王》和沙漠之歌《什么都没有》节奏感强、歌词生动,小笛和妈妈对唱的《心愿》、羚羊演唱的《谎言》则优美动听,其中出现多次的歌曲《走在路上》更因琅琅上口而引发孩子们跟唱。此外,全剧的高潮——众人与狂风怪大战多个回合十分精彩,鏖战胜利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孔雀、犀牛、乌龟、鸵鸟、斑马等数十种动物穿过观众席步上舞台,令整个剧场沸腾起来,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围着“动物”,争相与他们握手互动。
演出结束后,不少孩子还互相交流感想:“太好看了”,“我们要爱护环境”。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看完演出后也盛赞该剧立意很好,表演生动,表示有机会将把它推向世界舞台。剧团团长张远明则透露未来该剧有望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巡演,并计划拍成电影,出版音像制品。
讲述《八层半》背后的秘密
舞台上的“狂风怪”何以能做到风驰电掣、来无影去无踪?这要归功于木偶设计者八易其稿的反复实验摸索。大象、老虎、鹦鹉等一众动物由真人扮演却惟妙惟肖招人喜爱,这都是演员们到动物园观摩、师法动物的成果。《八层半》在“第六届广东省艺术节”中一举夺得一等奖和7个单项奖。但这部广东舞台少见的儿童剧精品却是广东木偶剧团在面临改制的动荡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一年多创作的。《八层半》的台前精彩,幕后故事更不能不说。
Q: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A:受音乐剧《狮子王》启发
作为本届儿童剧展演的夺奖热门,《八层半》在去年年底参加“第六届广东省艺术节”时就一举获得一等奖和7个单项奖。得奖消息令全团上下人心振奋,终于从打破“铁饭碗”之后的消极情绪彻底走了出来。原来,在该剧创作过程中,广东省木偶剧团正面临着从国有艺术院团走向企业化的改制。团长张远明透露,当时全团上下人事浮动,队伍很不稳定,演员们创作的热情不高。“但不管怎样,一个剧团总得有自己的品牌剧目,改制后就更要树立品牌。”在达成共识后,团员们迅速投入到创作中。
张远明介绍,《八层半》的创作受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的一些启发,同时为了树立剧团的儿童剧品牌,剧团提出“打造中国版《狮子王》的口号”。而据记者了解,该剧耗资300万,历时一年多创作,道具多达五台7米高的集装箱,演职员数十名,这些投资虽然比不上《狮子王》,但在国内儿童剧来说算得上是大手笔。主演高珊更表示:“这个口号一点也不夸大。《八层半》也是一部音乐剧,有18首很好听的歌曲。《狮子王》的故事源自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只是把人变成了动物;而《八层半》的故事涉及到环境保护这样全球性的问题,我认为故事在立意上要超过《狮子王》。”
Q:狂风怪如何做到风驰电掣?
A:运用倒吊提线木偶的技术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八层半》中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木偶、造型生动的布景,都是由广东省木偶剧团自己创作。该团的木偶制作水准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除了上演儿童剧,剧团还经常接到包括央视节目的各种木偶制作订单。尽管如此,木偶设计师们在《八层半》的创作过程中,还是被首次执导儿童剧的话剧导演傅勇凡给难住了。他要求演员不能把头套在人偶里表演,要在舞台上露脸,用表情与观众交流;他又要求布景也要“演戏”,要有生命有表情。该剧木偶制作总监、有着30年木偶制作经验的老师傅何伟超说,这些“不合理”要求给制作部的人出了不少难题。为此,剧团邀请国内木偶造型的19位精英,集结了一个智囊团的力量,最终才创作出这些突破常规、令人眼前一亮的人偶和布景。
剧中的头号坏蛋狂风怪令很多孩子印象深刻,这个装着电眼、发出怪叫的家伙不时嗖嗖地穿梭在上空,像狂风一样恐怖和神秘莫测。何伟超介绍,狂风怪的设计首次应用了倒吊提线木偶的技术,还结合了杖头木偶的原理,这个设计在木偶界尚属首创。为了凸现这个形象的角色,设计人员反复实验揣摩,经过8次修改才修成正果。
而该剧的沙漠一幕,布景中的仙人掌、木头、石头会眨眼、会唱歌,这种大面积地赋予布景生命和情感的做法,在国内也属首创。石头的表情为何能像动画片中那么生动,嘴巴一张一合都吻合节拍像真的在唱歌?原来石头里边钻进了演员,这些表情都是手动操作的。
Q:人偶为何能惟妙惟肖?
A:演员到动物园“偷师”
由于傅勇凡要求人偶演员在舞台露脸,这让鲜少在舞台露面的木偶剧团演员们费了不少功夫。副导演王玲表示,剧中主要动物角色有6个,另外还有大量群众演员,几乎出动了全团的演职员力量。木偶剧院的演员很少像戏剧演员那样走出舞台与观众面对面,也很少在舞台上说话,以往的木偶剧表演都是采用事先录好的配音,因此演出这部剧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此,剧团特地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请来梁伯龙教授为他们讲了一周的表演课。为了在表演上接近自己所扮演动物的特性,老虎、大象、鹦鹉、羚羊等扮演者查阅了不少影像资料,甚至到动物园观摩,私下再反复地揣摩,在声音、形体、动作上去接近角色。最后塑造出来的动物,不仅一举一动都惟妙惟肖,还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特征,令儿童观众们喜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