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姆雷特”濮存昕24日成都演出预热

  林兆华执导的话剧《茶馆》《风月无边》曾在蓉创下票房神话,特别是《茶馆》,首开话剧在蓉连演5场、场场爆满的纪录。阔别蓉城多年后,林兆华将带着《哈姆雷特》再度归来,3月27、28日在锦城艺术宫演出两场。主办方省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哈姆雷特》的票房节节走高,成都高校的各大剧社悉数出动,单是这些学生群体就买了1000多张足足一场的门票,准备来现场观摩学习这部戏剧大师林兆华的代表作。今日,“哈姆雷特”濮存昕将“千里走单骑”,提前来蓉为该剧预热。

  视角挺新奇

  ——角色频繁换位

  1990年,《哈姆雷特》作为林兆华戏剧工作室开山之作闪亮登场,林兆华与濮存昕、陈小艺合作,首次把他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搬上舞台,剧中加入了“换位”等打破常规的全新解读方式,让剧中角色在某个特定时刻转变成哈姆雷特,充分展示“人人皆是哈姆雷特”这一主张,曾引起巨大争议和关注。在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演绎中,林兆华的《哈姆雷特》被誉为中国最具先锋实验精神的戏剧作品之一。

  1995年,该剧受邀赴日本演出引起轰动,业界好评如潮。著名戏剧评论家松冈和子对此肯定道:林兆华的《哈姆雷特》,无论剧本的重构、导演的手法,还是舞台美术、戏剧表演,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不愧是一部巅峰之作。

  18年后,复排的《哈姆雷特》男女主角是濮存昕、高圆圆,更加强化了“换位”表演方式,林兆华介绍:“90版强调人人都是哈姆雷特,现在强调历史和命运的偶然性,比如在现实中,人的身份就在不停转换,一个乞丐有可能明天就成了暴发户,有钱人也有可能流落街头,或者去街头擦鞋。演员换位就是对现实的影射。”该剧一共有9位演员,除高圆圆,其他人都要饰演3个角色,剧中,哈姆雷特随时可以变成国王,国王不停变成哈姆雷特或者小丑,而且演员在转换角色时并不更换服装,对观众来说,要分清他们在不同时刻的身份,这给观赏增加了更大的趣味。

  舞美不可思议

  ——全部做“减法”

  据主办方省演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哈姆雷特》彻底颠覆了传统莎翁名剧,林导以大胆的创新完成了对《哈姆雷特》独特的“林式”解读,“观众不要期待传统意味上的《哈姆雷特》,林兆华的《哈姆雷特》做起了减法:没有宫廷服装、没有卷发头套、没有舞台皇宫背景,甚至没有戏剧腔,连关键的音乐都消解掉了。他说,好戏不需要在形式上做得多花哨,它呈现的是演员的语言和表演本身。”

  所以,观众将在这部剧的演出现场看到太多的不可思议——剧中没有道具,男演员拿着一只普通扩音器跑到台侧,这代表哈姆雷特父王灵魂出现;没有长剑,拨动电扇扇叶就是决斗。连演出服装都是演员自带,濮存昕穿的松垮上衣是自己的、裤子和皮鞋是林兆华的,高圆圆与扮演母后的陈瑾演出前各带了几双靴子,请林导当场决定演出时穿哪双。

  角色很特别

  ——“老”王子更出彩

  对主创团队,林兆华多次表示很满意,“现在的濮存昕和19年前截然不同,他对哈姆雷特不同阶段的理解和日臻完美的演技,是最大的突破。他那种知天命后内敛的锋利,游刃有余的表达,成为该剧最大看点。”今年56岁的濮存昕回忆,90版时自己还年轻,对戏剧表演显得冲动而稚嫩,舞台上总是声嘶力竭地释放台词。此次演哈姆雷特内敛、松弛了很多,进入一种从容的戏剧表演状态。

  看过莎翁原著的人们都知道,奥菲丽娅只不过是陪衬哈姆雷特的绿叶。理想的奥菲丽娅应由单纯、貌美的少女来饰演。据透露,从策划复排《哈姆雷特》起,林兆华和濮存昕就选中了高圆圆。林兆华看来,高圆圆的气质和她的非科班表演嗓音,令她更适合演奥菲丽娅。读完原著,高圆圆曾问林兆华,哈姆雷特到底爱不爱奥菲丽娅?如果爱,他怎能这样对待她?林兆华回答她,你自己去想,如果你觉得爱,就从爱的方面去准备;如果觉得不爱,就从不爱的方面准备。

  正是林兆华给演员无限的空间和可能,让高圆圆开了窍。去年10月,该剧在京首演,高圆圆用罕见的创作热情塑造出了这个纯真、脆弱、无辜少女的灵魂,演活了莎士比亚脑海中的奥菲丽娅,特别是心碎而疯的那场戏格外动人。首演之后高圆圆说:“我是真的爱这出戏,台上多一样我觉得累赘,话再多说一句就成无味了。”本报记者 陈蕙茹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