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孔恐:《鹿鼎记》到底要干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16:23  新浪娱乐

  作者:孔恐 非职业戏剧研修会演员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鹿鼎记》昨晚正式登陆北京。很侥幸,我成为了最早在北京看到这出戏的观众之一。

  首都剧场昨天的上座率几近满堂。出品方和主办方该会安然在心。

  剧情不多说了,不认识金庸起码也都知道韦小宝。后来听说编剧是宁财神,恍然大悟,语言罗列的方式与文本层面的深度很抽离。

  剧本:75分

  由于我不是学戏文的,互不互文的我不懂。所以只谈我看到的问题。

  经济危机导致市场萧条、股市低迷、医疗、养老以及教育方面等现代生活话题被一个生活在清朝时期背景下的反政府主义者用手语娓娓道出,只为了在描画美好生活的糖衣下哄骗韦小宝吞下一颗重磅炸弹。这个人竟是小宝的师傅,即“陈近南”。想法不错,但手法太捉略了,毫无新意可言。

  几处笑料的荤素搭配有些牵强,倒不如老老实实地摆道理讲事实,加以黑色幽默作为辅助。毕竟,呼应此处的观众多属一只手带六枚戒指的男性和老黄瓜刷绿漆的中年妇女,稍显低俗。现阶段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快餐喜剧已经把这种技能拿捏得很是火候了。所以剧情爆点的设计在这方面需要很大提升和突破。

  导表:(导:72分、演:84分)

  看得出导演是个年轻导演,明快的节奏和人物关系的处理都充满旺盛的活力。但他太善于表达了。假如是位资深老导,露一小手精彩的就满足了,也给了观众充分的留白。反而是年轻导演,一定要把自己的能力、知见和想象力充分表达倒极致才罢休。“我可逮到机会了!”这是这位导演留给我的颇为深刻的唯一印象。不明白为什么还是周星驰似的角色处理,虽然那是在形象层面内给人们最深刻印象的韦小宝的套路,但覆盖面大并不是说全是可取的、有价值的。估计当年金庸老先生看到周星驰版的韦小宝时想必也是哭笑不得。当然从票房方面考虑还是能够体现出价值的,毕竟没人愿意看到一个林冲似的闷骚皮条客,但这与艺术价值无关。听说他点子多的出了名,还真是!无论是对白方式、RAP、B-BOY-PK、超级变变变、角色异容、中毒的画面化处理、空间扭转、恶搞桃花源、以及周星驰似的角色处理和谢幕时的扭扭舞都在体现着他奇妙的想象力,但同时也暴露着他稚嫩的驾驭多重形式组合的能力。毕竟,万金油不如一刀掀。他太“强势”了,观演关系的融洽性被他忽略了。为什么离我们时代久远的戏都逃脱不了喜剧化处理的噩运?谁也别说谁能打破。打破原有的,建立新兴的,可无论怎样突围,还是在形式化的创新和老化之间游离,始终在这个空间的包裹里。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打破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当中。

  演员,是相当卖力的,值得感动。只是驾驭角色的能力参差不齐,差距有些过大。公公和陈近南相当出彩,这并不是说恶搞成分的出彩。而是实打实的能力的体现,我个人认为甚至陈近南有些盖过了韦小宝的风头。没办法的事。另外,台词为什么总是忽明忽暗,而且除了主要角色外,其他配角就是含破嗓子也还是模模糊糊呢?麦不够用吗?

  制景:91分

  华丽。我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数了数差不多有十几场戏。每场场景都颇具规模。封页、妓院、紫禁城的三四个不同场景、御书房、神龙教教堂、海战、海底战、大殿、桃花源……花了不少钱啊……

  兴奋:93分

  最令我兴奋的就是,在第几场与第几场下一场之间的那个空挡,我起身去厕所,经过剧场侧门时,恰巧与正准备从侧门登陆下一场的陈近南相撞,吓得我往前走了几步才回过神,才出来气。回头看陈近南也有些没准备,他本来是准备做劳累状出现在观众席询问西华门方位的,由于我突然“挡路”。他也有些跳戏。哈哈哈哈……我下意识对陈师傅小声说,“你吓死我啦……”。“遭遇”的戏剧效应使使附近的观众们捧腹狂笑,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场开场处理上导演埋下的伏笔。而我只想赶快去厕所。陈师傅的包袱没抖响,为此我有些难过。我说真的。

  感动:82分

  全剧中最感动我的可能也是唯一一场不得不停止胡闹的戏,就是韦小宝在朋友与师傅之间、在两种看似都成立的大立场之间做抉择的这场戏,没有了华丽的装裱和囧囧囧囧的笑料。只有动情,反正看似动情。

  但愿我的感动不是被狗血冲刷出来的。

  结合我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这出戏我可以给它打82.834分(综合几项取平均值然后四舍五入,就像青歌赛那样,但不祛除最高最低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