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后,杨丽萍继《云南映象》之后又推出了一部云南作品——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该剧将于5月7、8日在云南艺术学院的试验剧场首演。昨日在海航酒店举行了首演媒体见面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欣等出席。
《云南映象》的姐妹篇
杨丽萍蛰伏2年多打造的《云南的响声》是作为《云南映象》的姐妹篇对外宣传的,《云南的响声》被定位为“衍生态打击乐舞”,其寓意就在于赋予这台演出浓厚的生命特征。正如杨丽萍所说:“人要老,树要长,人们需要繁衍生息,舞台演出除了固守之外,同样需要生长、发展。这些演员给我带来了许多震撼,他们的演变也就是舞台艺术繁衍生息的过程。”
“不论是锄头钉耙,还是水车石磨,只要是手中能拿的、口中能含的,几乎都被当成乐器来演奏。据统计,被搬上舞台的云南民族乐器有几百件之多!其中声音有三四百种。”这些将在《云南的响声》中完美展示。
杨丽萍演绎临盆孕妇
作为《云南的响声》的总编导,同时也是领衔主演的杨丽萍,在《云南的响声》里面一共有三段舞蹈,第一幕是扮演一个临盆的孕妇。她说:催生的场景,我是主演,全村的人都来帮孕妇分娩。在人口死亡率很高的历史岁月里,女人生孩子的时候,部落里的人要打着鼓,载歌载舞地为女人“催生”。女人不生孩子,或者少生孩子,会给整个部落带来灾难,就像不能让田地荒着不长庄稼一样,男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女人的肚子空着。第二幕基本上是寻找童年的感受,“我”小时候放牛、放马,通过牛脖子上的牛多罗(书面语:牛铃)来找到牲口的去向;最后一场是喝醉了的鼓,云南的酒文化,流出来的汗、流下的眼泪都是酒。我在里面又跳了一段,一共有三段。
《云南的响声》共分8个部分:分别是一、序——胎音;二、催生;三、太阳雨;四、公老虎、母老虎;五、雀神怪鸟;六、最后的马帮;七、喝醉了的鼓;八、尾声。
除了杨丽萍亲自担任总编导外,还邀请到了云南著名音乐人万里担任音乐总监,著名艺术家罗旭担任艺术指导,国内一流的舞美设计孙天卫、林安康担任舞美灯光。目前首轮50场的全国巡演已经预订一空,在结束了云南的首演之后,杨丽萍将带领主创团队开始全国巡演。
巡演的第一站定于5月15日在杭州举行,6月1日在上海大剧院,7月1日在北京;接着就是重庆、深圳、广州。首轮巡演完之后回到昆明演出一个月,接着第二轮30场的巡演继续启程。
杨丽萍:50岁跳舞状态最好
曾经采访杨丽萍的时候,她说50岁是跳舞的最佳状态。年届五旬的她,每次出现在记者面前都是那么美丽动人,身材婀娜多姿。“我觉得跳舞最好的年龄是50岁。跳不动的时候我就回家,跳舞不一定要在舞台上,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跳。”杨丽萍说。
新报:创作这个作品的动机和灵感来自哪里?
杨丽萍:两三年前就有想法。我见过一种鼓,那是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时代,人们用纯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3米多高,我就下定决心去收集这些流浪在外的大鼓。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用牛拖马拉,把几十面大鼓从中缅边界热带雨林的众多部落里拉了回来,堆在一起,变成了一片鼓的森林。因为这样,有了创作《云南的响声》的灵感。
新报:创作中是否遇到困难?最近几年几乎是你创作的顶峰时期,身体吃得消么?
杨丽萍:创作给我的一个感受就是一种洗礼,个个都会奇思妙想。明年3月要到日本巡演《云南映像》,不会有什么矛盾,身体非常好,活得很充实的人身体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人是越飞越高越超脱,有人形容我是坠落人间的天使,这是另外一个境界的超脱。我不是回归了,而是达到了另外一种状态。
新报:是否遇到过自己的作品打擂的情况,如果有会不会产生矛盾?
杨丽萍:不会有什么矛盾,风格不一样。
新报:谭盾有一台演出也是关于生活中的各种响声的,《云南的响声》和他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杨丽萍:我们搜集的这些乐器和响声都是云南独有的那种催生的音乐,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谭盾的演奏多用西洋乐器结合多媒体和高科技。
新报:这台演出后,还有什么计划?
杨丽萍:我现在基本上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云南的响声》上,不去想其他。我也可能慢慢转去幕后专门搞创作。我们白族有一个风俗,女孩子13岁的时候就要“过门”,而我在11岁就到了西双版纳歌舞团,所以没经过这个风俗。如果我没加入舞蹈团,说不定我也是在乡间跳舞的老艺人,所以我把这些看得很淡,喜欢就抓紧时间跳舞。
张田欣:又一朵奇葩
张田欣在会上高度称赞并寄予厚望:“《云南的响声》是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一件喜事,希望在国内外的巡演中凯歌高奏,一路走好。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中,杨丽萍老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相信,《云南的响声》走上舞台后一定会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又一朵奇葩。”
万里:听到不一样的
我省著名音乐人、《云南的响声》的音乐总监万里称:“杨丽萍老师想呈现在舞台上给大家看见的、听见的都不一样。很多舞台节目,基本上是在学院派学过的。但《云南的响声》里面的这些声音,大家平时都听过,只是没有注意,现在我们把它集中起来展现在舞台上。” 本报记者 露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