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侯艳宁
5月27日,陈佩斯的力作舞台喜剧《阳台》将来石家庄河北会堂演出的消息传出后,有观众开始纳闷:2005年的作品,2009年来演出还“吃得开”?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主办方。
记者:喜剧在当今的文化经济市场中是处于困境的:缺少市场,缺少观众,更缺少优秀作品。在写实主义、荒诞主义、先锋派、实验性话剧大举在舞台上探索时,惟独缺失喜剧。
主办方:也许正是因为缺失,《阳台》这出道德观浓厚的中国式样板喜剧在首演时就得到了评论界一致的称赞,孙惠柱认为《阳台》是他从1999年回国以来看过的所有话剧作品中最精彩的一部中文话剧,因为“《阳台》把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的剧情和源自欧美的闹剧手法结合得十分巧妙”。它其实《阳台》反映的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它背负了沉重的社会责任,只不过因为它掌握了喜剧规律,让大家看得很开心。
记者:“明星成看点,喜剧受青睐”,这是如今演出市场的一大规律。陈佩斯的介入,无疑给一向平静的话剧市场注入了“兴奋剂”,其在大众中的知名度也吸引了很多从不关心话剧的观众走近剧场。这次来石演出肯定也走不出这样的“光圈”?
主办方:陈佩斯肯定始终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法宝”,没有他,不敢强调效益。但另一方面,陈佩斯始终强调“底层关怀”,他的“民生剧”是演给最底层的民众看的。因此,得以进入那些“话剧市场空白”的城市演出,而他北京和上海的观众,也基本有别于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和上海话剧中心的固定观众群。
记者:《阳台》自2005年推出以来,每次巡演均能让观众感受到一些全新的东西,这也是陈佩斯当年在创作时提出的要求。不知今年的版本有何变化?
主办方:他曾说过:“《阳台》应该可以演50年,甚至可以成为一部中国的喜剧经典作品,但它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因此,2009年演出时,陈佩斯又对原来的剧本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入了金融危机、次贷风波等元素,对中国当今的房市、股市的现状也在剧中有机地进行了融合。“演员和观众其实都是普通人,在戏中加入一些社会热点元素,不仅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才能让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有感觉,更容易入戏,双方都有了共鸣,才能造成‘共振’,才能达到火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