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响动人心下月移师郑州

  静心聆听,您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吗?

  上周,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最新作品——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之姊妹篇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在昆明首演,水缸里舀水、蝴蝶击打翅膀、葫芦碰撞等几百种自然的声音在舞台上重现,组成美妙的交响。“映象”中的“孔雀公主”在“响声”中成了“难产而死”的“母亲”,杨丽萍用全新的舞蹈呈现在鼓声和全村人“使气、使气、再使气”的呼喊中,走过了一个母亲孕育新生命最重要的关隘,最后在“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儿奔生”的集体念白和新生儿的啼哭声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观后令人撼动。

  6月23日至25日,《云南的响声》将“移师”河南艺术中心连演三场。为替读者先期打探,本报记者专程前往昆明观看,并在演出后专访了对首演成功感到“很兴奋”的杨丽萍。因《云南映象》、《藏谜》巡演而对郑州留下很深印象的杨丽萍先给了记者一个热情的拥抱,在随后的采访中提起《云南的响声》,更是赞不绝口:“我们的风格很独特,全世界都是独有的,谁会想到用麦子来簸出节奏?”

  从“映象”到“响声”由原生态而衍生态

  2003年8月,由杨丽萍任总导演的《云南映象》在昆明首演,至今已演出近2000场。为什么要在“映象”之后再推“响声”?杨丽萍说:“做完《云南映象》,觉得还不够,我们的好东西太多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丽萍看到了一种鼓。那些用纯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三米多高。这些鼓给了她创作“响声”的灵感,她收集了那些“流浪”在外的鼓,在演出的剧场门外,它们被集合在一起,和那个身上挂满乐器的壮年男子一起,成了衍生态鲜活的一部分。她说:“那些鼓很多都是文物。”

  杨丽萍因“映象”而提出的原生态概念已被广泛使用,这次因“响声”又提出了衍生态概念。她说:“我们这一群人要继续生长,要衍生创造。民间里的孔雀舞有一些老人在跳,我不满足才会有改变。虾嘎对《映象》中的烟盒舞不满足,琢磨了很长时间,这次在‘响声’中他打出了各种节奏,往前走了一大步。好的东西肯定会留下,不好的东西肯定会被淡忘,你如果不好,谁还会理你?”

  从“公主”到“母亲”展现美感到强调人性

  《云南的响声》由《序·胎音》、《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鸟》、《最后的马帮》、《喝醉了的鼓》、《云南的响声》八部分组成。除担任总导演外,年过半百的杨丽萍亲自演绎了三段舞蹈,首尾呼应的两段舞蹈使她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在《催生》中,杨丽萍一身蓝色民族服饰,头上是漂亮的额饰,加厚的花肚兜使她的腹部高高凸起。在痛苦的舞步中,女人生子的过程一步步呈现,唇边的麦克风传出她阵阵沙哑的呻吟。在《喝醉了的鼓》部分,朦胧中,母亲又回到了长大了的女儿身边,杨丽萍的舞姿充满爱怜。

  饰演女儿的是已在杨丽萍身边多年的外甥女小彩旗,杨丽萍对被媒体称为“接班人”的彩旗在“响声”中的表现很满意,“她很有灵气,旋转动作都不用教的。”但杨丽萍否认塑造母亲形象跟个人感情有关,她说,“在人口死亡率很高的历史岁月里,女人生孩子的时候,部落里的人要打着鼓,载歌载舞地为女人‘催生’。塑造母亲只是为了把这种状态表现出来。”

  杨丽萍表演的另一段舞蹈是《雀神怪鸟》部分中的《牛铃舞》。“我们从小就看到牛身上带着牛哆锣(牛铃铛),这次是把儿时的记忆搬到了舞台上。”她说。

  “映象”打造了三年,“响声”从去年8月开始创作,创作明显提速,身为总导演,杨丽萍多次夸赞自己的创作团队:“还是以前的演员,他们现在都能看五线谱了。我们的艺术观念、作词、作曲都非常棒,整台演出都是我们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自己创造的。”记者张红梅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