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舞集《云南的响声》描绘少数民族多彩画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19:00  新民晚报

  本报讯 (记者 杨建国)山野的声音、森林的声音、村寨的声音、生活的声音……经过编排汇合在一起,成为了生动的艺术。昨晚,杨丽萍领衔的舞集《云南的响声》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千姿百态的声音如同绚烂的色彩,描绘出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画卷,既真实又感人。

  从几十名演员用手指摩擦僧钵的共振声,到数十种大小不一的树鼓轰然鸣响,古老、神秘的声音氛围,带领观众进入遥远的边寨村落。由轻渐响的鼓声,如萌动的胎音,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而错落跌宕的鼓声就是母亲临盆时的欣喜、紧张和痛苦。鼓声中的杨丽萍扮作孕妇,踩着古老的树鼓迎接“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儿奔生”的那一刻,重现多少年来少数民族生命延续的原生状态。

  各种各样物品发出的声音,成了少数民族人民劳动、生活的伴侣。舞台上铺满了厚厚一层麦子,演员们手持簸箕,甩翻麦粒的沙沙声,似太阳雨,又如劳动的音乐伴奏。铓树的树枝上悬挂着巨大的铓锣,浑厚的锣声悠悠回荡在山林之间,人们敲击燧石、转动石磨、击打钉耙、踩转水车、搅动水缸、摇响牛铃……各种声音汇成了山村交响曲,别有一番乡间风情。自然界的声音,也激发民众的艺术灵感,创造出乐器让生活更加充实,于是,葫芦丝乐声幽幽飘荡,竹筒琴泠泠作响,连树叶都能奏出缠绵情歌。

  《云南的响声》没有节目单,也没有戏剧线索串联,但观众从一幕幕场景转换和演员们耍弄出的各种声响,能清晰感受到深沉、神秘、清新的丰富情致。多姿多彩的声音,是边寨民众的精神寄托,也是艺术家发挥想象力的源泉。在“雀神怪鸟”中,一根竹子被横竖吹,男子吹出的是明朗的笛声,女子却吹出洞萧般幽怨音色,奇妙得有点匪夷所思。而进入“喝醉了的鼓”这一场里,无论男女均能豪饮中载歌载舞,生动地唱出了少数民族人民真诚爽直的性格。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