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林奕华舞台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国内巡演的终点站。自南国的深圳启程,到南国的广州结束,这个为期7个多月的37场巡演在全国火爆了一圈,最终回到起点。
林奕华在接受时代周报的专访中说,这并非是故意,而是当时深圳提供了比广州更合适的场地和时间做首场演出,此后的行程又要充分考虑到成本问题。结果,广州这最后一站,也是全国巡演里硬件条件最差的一站,漏水的剧场、湿透的道具,当然,糟糕的还有广州6月30多摄氏度的高温。
时代周报记者 吴筱羽 实习生 罗利娜
发自广州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以下简称《华丽上班族》)剧团到达的前一天,广州断断续续下了一整天的暴雨,黄花岗剧院里于是也下起了小雨,天花板漏水,湿透了搭好的舞台,不得不拆掉重新搭建。
在广州的前一站西安,主角张艾嘉伤了脚,但在广州的表演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扮演女CEO的张艾嘉穿着裤装站在舞台上,英姿飒爽,杀气腾腾,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已经56岁的中年女人。对很多女性来说,她是一个楷模,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着充实饱满的经历—林奕华刚出版的简体版随笔《等待香港之永远的香港人》中,第二篇就是《成为张艾嘉》,说大多数的香港年轻人并不知道她是谁,尽管她拿过金像奖影后,她的儿子曾遭绑架。在内地,年轻女性却被她的中产气质深深吸引。对很多男性来说,她仍然是什么年纪的男人都会爱上的女人,正如剧中的大伟和李想。林奕华本人从15岁就开始看张艾嘉的电影,那个年代邵氏版的《红楼梦》里,张艾嘉的“非主流”林黛玉和林青霞的贾宝玉,构建了少年心中最初的《红楼梦》,也是他一直最想搬上舞台的剧目。
《华丽上班族》的电视剧版权已在北京站演出时卖出,至于电影版张威、李想、大伟、苏菲的故事,张艾嘉留给了自己。完成了香港的15场演出之后,张艾嘉将回到她的电影,林奕华要紧接着排下一台戏,《一王斗八后之战争与和平》。尽管广州用雨水和高温来配合他们的巡演,但广州观众的热情同样也是仅见的。
5日,深夜的演出结束后,有一场“加演”的观众见面会,主演之一郑元畅的粉丝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还不时发出尖叫,直到凌晨也兴致不减。这或许就是林奕华所说,用精美的包装,制造出“薯片口味”苹果的一个表现,这个产品工序繁复,用料也很复杂,从《华丽上班族》在全国的火爆情况来看,林奕华已经制造出了这样的一只苹果,并将不断地继续制造薯片口味的各种有营养的水果。
6日,第37场,也是大陆巡演的最后一场结束,苏菲,也就是一直与林奕华合作的台湾演员谢盈萱的表演赢得了全场长时间的喝彩。剧中,苏菲不失欣喜地听着丈夫说离婚,想着可以和大伟在一起,怎知却等来一场殴打,以及之前性感的佳玲陪老板喝酒,被副董事长遗弃在街头的一场戏,两个职场女性的哀号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对生活、对人性、对自己都有着太过不切实际的幻想,所有的伤害都来自此”。真诚表演的她们也许代表了一众台湾的话剧演员:没有戏的时候,在商场接一些小活,做做主持人,做做兼职。
接受时代周报的专访时,林奕华沉思许久,说自己一直是个愤怒的人,但这愤怒,是为了追求澄明的理想状态,水一般的澄明。
“愤怒,是为回归澄明”
城市:填不满的欲望空洞
时代周报:你将《华丽上班族》定位为“城市蓝图式新戏剧”,你觉得这台戏表现了你心目中城市白领的蓝图吗?
林奕华:(点头)我自小就是在一个白领家庭生活。爸爸是公务员,妈妈在洋行工作。我发现,在那个年代,许多类似我妈妈的职业女性,她们都要饰演某一类的花瓶。她们定期做上班服,那时候的上班服是一套。从旗袍、袍子,到手袋、耳环,再是鞋、发型等等,还得每天化妆。我一直都思考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大城市,上海、香港等,为什么街上报纸有很多关于美容、名牌的广告呢?其实那些对象永远不是给千金小姐和有钱太太看的,都是给OL看的。其实很多灰姑娘都是在上班的,华丽上班族不是说他们生活得很华丽,而是其实OL有很多幻想。他们幻想成为杂志报纸上看到的那些人,也是为什么报纸的副刊一定会讲名牌,一定会讲美容。有很多人,他们感觉不到(上班)那8个钟头是快乐的,他们的时间是被卖给人了,所以他们需要一些精神出路。他们的出路便是看着这些,虽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不了,但能给他们一些欲望。很多上班族,他们不是为了喜欢而去上班,而是为了交租和吃饭,有趣的是,他们当然不希望一生就是交租和供楼,他也希望坐在游艇里,他们也希望被很多人追求,当然他们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实现。所以华丽上班族,是觉得自己不满意,又被困在现实中的人。
张艾嘉:她是女性典范
时代周报:你是张艾嘉的忠实影迷,15岁便开始看她的电影,你在这台戏之前就多次与张艾嘉合作,这次终于成功,那么真正的合作与之前看张艾嘉的戏,看她的人,是不是一样的?
林奕华:以往我对张艾嘉的是以印象居多,而现在经过合作,我对她有了很多更实际的了解,我能仔细地认识到,她对什么感兴趣,她对自己的定位怎么样,她喜欢看什么书,她平时会观察什么,哪些她曾经接触的人仍然留在她的记忆里,她怕的是什么,她觉得这个世界什么对之于她是最重要的。你也只有知道了这些之后,才会明白合作的意义在哪里。我觉得一次合作就是一种两个人有一段时间一起成长,大家都是有改变的。
张艾嘉不是一个华丽的人,她很踏实。张艾嘉的个性若是很耀眼的话,并不是因为她很华丽很金碧辉煌,而是她的旺盛和激情。我选择她作为一个我从15岁一直看着她过来的演员,我已经可以感受到她的感觉,她对我来说是一本书,是一本著作,我觉得著作是很重要的。她是在书写她的人生。
《小团圆》:它还在心里
时代周报:皇冠婉拒你排《小团圆》之后,还会继续努力吗?
林奕华:《小团圆》不是现在就要做的。我想做它并不是百分之百认为它是千年一遇。就算要做的话,我也不是从一个机会主义的角度去做。我随遇而安。
“(等《小团圆》)退出公众视线之后”,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出版商。或许,我想,他们会担心如果你排不好的话会不会影响书的销路,大众会不会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些不好的舞台剧,而连累了对这本书的印象呢?或者不要是舞台剧,是改编成电影呢?因为电影的受众面广。当然都是我自己想的,不管怎么样,它只是出了不久而已。
时代周报:如果能排《小团圆》,谁是你心目中的张爱玲呢?
林奕华:之前曾经找过汤唯,不过当时她的档期不合。以后就要看情况了。
时代周报:那你的最爱《红楼梦》在你的日程表上吗?
林奕华:《红楼梦》的排演,其实是因为台湾两厅院(戏剧院和音乐厅)有这个计划。但因为一些政治理由,董事长换人后,他们叫停了四大名著的计划,我还有两本没有做,还是希望能在那边完成。我希望我的作品做出来之后能和时代有些关系。就好像《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问的是什么是男人、什么是生活等等,这些其实都和现代人的生活很有关系。其实我是想表现现在的城市人,他们在男女关系上、在工作和生活上……大家在看的时候不知道能看到多少个自己呢?
不久的将来还有一个《远大前程》,刘若英和詹瑞文演的,是给上海世博会排的剧。是在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视野?因为世博在上海,而世博举办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如何令城市有未来,大家从建筑、从文化的角度怎么看未来。
其实我做许多的作品,我都是在想着现代人何去何从的问题。
扮演女CEO的张艾嘉穿着裤装站在舞台上,英姿飒爽,杀气腾腾,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已经56岁的中年女人。对很多女性来说,她是一个楷模,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着充实饱满的经历。